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839)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侯建全王功成王云炎黄玉华颜成龙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B7-H3
  • 2篇肾透明细胞癌
  • 2篇透明细胞
  • 2篇透明细胞癌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生物分布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分布
  • 1篇世界卫生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体内生物分布
  • 1篇同位素标记
  • 1篇肿瘤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侯建全
  • 2篇王云炎
  • 2篇王功成
  • 1篇李子刚
  • 1篇吕金星
  • 1篇蒋昱枫
  • 1篇张光波
  • 1篇黄玉华
  • 1篇张炜
  • 1篇魏雪栋
  • 1篇郭忠英
  • 1篇李雪琴
  • 1篇颜成龙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7-H3单克隆抗体4H7的131I标记方法及体内生物分布
2015年
目的 探讨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4H7的131I标记方法,观察标记抗体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在肾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生物学分布与显像.方法 采用氯胺T法进行标记,测定131I-4H7标记率、放化纯和稳定性.对131I-4H7体内分布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观察131I-4H7在荷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生物学分布,并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研究.结果 131I-4H7标记率为61.64%,放化纯为98.4%.131I-4H7在美国癌症研究所小鼠(ICR小鼠)体内代谢过程符合一级血药动力学二室模型,快相清除半衰期(t1/2α)为27.94 min,慢相清除半衰期(t1/2β)为1 634.74 min,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荷瘤小鼠实验研究中显示131I-4H7在肿瘤组织中停留时间较长,且皮下移植瘤摄取率较高,在24h达最高,为3.15%ID/g.荷瘤鼠体内SPECT显像研究显示,131I-4H7组在各个时间点放射浓聚高于Na131I组.结论 131I-4H7易于制备,放化纯度高,标志物的稳定性好,可以达到实验要求.131I-4H7在肾癌荷瘤鼠中具有较高的摄取率和较长的滞留时间,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王功成王云炎张光波颜成龙侯建全
关键词:B7-H3同位素标记生物学分布放射性核素显像
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B7-H3分子同时存在膜型及可溶型(sB7-H3)两种形式,目前国内外尚没有针对肾癌的血清sB7-H3资料。我们从临床收集病例,对肾癌患者的血清及肿瘤标本进行可溶型及膜型B7-H3检测,结合肿瘤的分期,观察其可能存在的临床价值。
王功成侯建全李雪琴郭忠英王云炎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B7-H3肿瘤标本可溶型癌患者
B7-H3蛋白对人类精子活力的影响
2014年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人类前列腺组织中有B7.H3蛋白表达^[1]。本研究旨在观察B7.H3蛋白对人类精子活力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和方法:我们以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人类精液参数参考值为标准,选取了83例精液常规正常的健康男性精液标本和176例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分析得到相关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精浆中B7一H3蛋白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表面B7.H3蛋白受体表达,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精子表面137.H3蛋白受体的部位。
李子刚魏雪栋吕金星蒋昱枫张炜侯建全
关键词:B7-H3蛋白表达精子活力世界卫生组织酶联免疫吸附精液参数
B7-H3^+ TEMs在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B7-H3在Tie2表达单核巨噬细胞(Tie2 expressing monocytes, TEMs)介导肾透明细胞癌(ccR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4—12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诊的2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TEMs表面B7-H3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肾透明细胞癌B7-H3^+TEMs高表达和B7-H3^+TEMs低表达者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差异;将786-O肾癌细胞株与B7-H3^+TEMs和B7-H3^-TEMs共培养,收集B7-H3^+TEMs和B7-H3^-TEMs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分别为B7-H3^+TEMs组和B7-H3^-TEMs组,另外以普通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小管形成实验和小鼠主动脉环实验验证B7-H3^+TEMs对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EMs表面B7-H3分子表达率为(45.10±17.78)%,癌旁正常肾组织的表达率为(10.28±4.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7-H3^+TEMs低表达者微血管密度为76.55±20.80,B7-H3^+TEMs高表达者微血管密度为103.81±2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B7-H3^+TEMs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数量(55.25±11.48)显著多于B7-H3^-TEMs组(31.34±8.45)和空白对照组(25.00±6.74) (P〈0.001)。小鼠主动脉环实验结果显示B7-H3^+TEMs组新生血管形成数量(77.35±18.47)显著多于B7-H3^-TEMs组(39.42±8.29)和空白对照组(28.79±7.63) (P〈0.001)。结论B7-H3+TEMs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血管生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有效靶标。
张先云黄玉华张光波姜福金侯建全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