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JW00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JW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志红刘雪飞骆徽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人本化情结与交往共识价值原则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通过剖析人学思潮中的“人本化情结”,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代性特征。回归“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进步,表达着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和人们对现代和谐社会理性交往共识的探求。在对交往共识价值原则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有限积极的不伤害”价值原则,这是对中国和谐社会建立理性交往共识的有益探讨,也是寻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转换的尝试。
- 王志红
-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人学
- 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3
- 2004年
-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进而探讨两次启蒙运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 骆徽王志红刘雪飞
- 关键词: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
- 人的存在与马克思“改变世界”哲学的价值诉求
- 2004年
- 就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来说 ,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意义。但与以往传统本体论和知识论哲学不同 ,马克思社会批判哲学的道义性是付诸“改变世界”功用性价值诉求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本文试就马克思“改变世界”哲学的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展开讨论。
- 王志红
- 秩序与正义的统一被引量:3
- 2005年
- 在我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由于种种原因,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序现象和社会正义的缺失, 于是,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探讨秩序与正义的关系, 寻求秩序与正义关系的最佳契合点, 通过有效的手段调节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相对和谐的社会秩序, 体现社会的正义, 便是当代社会的急需。
- 骆徽王志红刘雪飞
- 关键词:秩序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