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Z2007355)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刘积锋檀月芳吴文斌钟蔚黄玉仕更多>>
相关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哮喘
  • 3篇哮喘患者
  • 2篇道炎症
  • 2篇炎症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气道
  • 2篇气道炎症
  • 2篇吸烟
  • 1篇诱导痰
  • 1篇支气管哮喘患...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气道慢性炎症
  • 1篇气管
  • 1篇细胞
  • 1篇小剂量
  • 1篇小剂量罗红霉...
  • 1篇粒细胞

机构

  • 3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积锋
  • 2篇檀月芳
  • 1篇许承琼
  • 1篇钟国华
  • 1篇钟蔚
  • 1篇石小萍
  • 1篇吴文斌
  • 1篇郑小珍
  • 1篇黄玉仕
  • 1篇钟蔚
  • 1篇吴文斌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剂量罗红霉素对吸烟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轻度至中度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吸烟患者气道炎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46例轻至中度支气管哮喘的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罗红霉素治疗组(B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1吸/次,2次/天;B组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0.15g/d)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1吸/次,2次/天,共4周。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及痰细胞中白介素-8(IL-8)的测定。结果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IL-8表达与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呈负相关(P<0.01),经4周治疗后B组患者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8比A组显著减少(P<0.05),同时B组患者PEF及FEV1%均比A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比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8,且比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显著改善PEF及FEV1%。
郑小珍刘积锋钟蔚吴文斌檀月芳黄玉仕
关键词:罗红霉素哮喘吸烟炎症
吸烟与非吸烟哮喘患者诱导痰的比较
2008年
目的观察吸烟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变化以了解吸烟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3例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吸烟组(A组)及随机抽取23例非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非吸烟组(B组),两组治疗前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试验及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结果两组呼气峰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气道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高于B组(P〈0.01),且经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P〈0.01),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比非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且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
石小萍钟蔚刘积锋许承琼檀月芳钟国华吴文斌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吸烟非吸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刘积锋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气道慢性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