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ZDJC24900)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岩王宏业李晓霞孙立明周震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火针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营养因子
  • 1篇优势病种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C
  • 1篇文献计量学
  • 1篇脑源性
  • 1篇脑源性神经

机构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公安医...
  • 2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李岩
  • 2篇孙立明
  • 2篇周震
  • 2篇李晓霞
  • 2篇王宏业
  • 2篇倪虹
  • 1篇焦召华
  • 1篇汪静洋
  • 1篇刘保红
  • 1篇陈爽
  • 1篇艾明媚
  • 1篇郭义
  • 1篇张品
  • 1篇程素利
  • 1篇梁丽
  • 1篇王慧娟
  • 1篇王晓峰
  • 1篇刘静

传媒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IL-1β、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Caspase-3、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火针组与毫针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急性SCI模型,经不同针刺方法干预后,在不同时段取材并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aspase-3、IL-1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中,SCI大鼠脊髓内IL-1β与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两个针刺干预组中,IL-1β与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其中火针干预组更为明显。结论火针可降低SCI模型大鼠IL-1β、Caspase-3蛋白表达。
周震李岩倪虹孙立明王宏业李晓霞张品艾明媚刘保红
关键词:火针脊髓损伤IL-1ΒCASPASE-3蛋白表达SABC法
火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被引量:49
2009年
在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了43种针灸治疗的适应证,有力地推动了针灸走向世界。同时,这也开始了全面回答针灸到底能治疗哪些病的第一步,但是从临床角度观察可以发现,不仅各种针刺手段的优势病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使是同一针刺方法针对不同类别的疾病,其优势也有所偏重。
孙立明李岩王宏业李晓霞郭义
关键词:火针疗法针灸疗法优势病种文献计量学
火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火针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隔24 h火针针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上下端的棘突间隙,另两组相应时间点行相同抓握。于伤后1、3、5、7 d采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并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火针组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模型组,特别是在造模并干预7 d后效果更加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火针组的BDNF表达在各时间点均增加,火针组3、5、7 d的BDN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BB评分与BDNF表达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结论]火针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促进BDNF表达有关。
李岩程素利周震焦召华陈爽
关键词:脊髓损伤火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口服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液对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口服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液对腹腔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均行盲肠结扎穿孔手术造模,术后分别灌以生理盐水、高渗氯化钠液、维生素C、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液。采集门静脉血测定内毒素含量,取回肠末段行病理学观察,并测定肠组织MDA、SOD、羟自由基的含量。结果: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液治疗组疗效最好。含维生素C治疗液组(VC组与HSVC组)与不含维生素C成分组(HNS组和NS组)相比SOD活性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高渗氯化钠成分治疗液组(HSVC组和HNS组)与不含有高渗氯化钠成分的组(VC组和NS组)相比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对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刘静梁丽汪静洋王慧娟王晓峰倪虹
关键词:腹腔感染高渗氯化钠维生素C肠屏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