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0049)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丽文黄丽蓉刘建华李敏陈朝东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振动病
  • 2篇手臂
  • 2篇手臂振动
  • 2篇手臂振动病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分析
  • 1篇神经传导
  • 1篇神经传导速度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生理
  • 1篇神经电生理分...
  • 1篇手传振动
  • 1篇轻度
  • 1篇五金
  • 1篇五金制品

机构

  • 3篇广东省职业病...

作者

  • 3篇黄丽蓉
  • 3篇杨丽文
  • 2篇李敏
  • 2篇刘建华
  • 1篇黄明
  • 1篇吴奇峰
  • 1篇梁晓阳
  • 1篇陈朝东
  • 1篇张丽华

传媒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职业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震动觉阈值测试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震动觉阈值特点及在振动性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名长期接触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和50名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健康成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震动觉阈值(VPT)测试、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2指、3指、5指VPT升高(P<0.01);同侧各手指之间比较,观察组左手各指间VPT有差别(P<0.01),且比右手VPT升高(P<0.05),并随着年龄、接振工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各手指之间无差别。(2)与无症状相比,有症状组第2指、3指、5指VPT升高(P<0.05或P<0.01);(3)观察组2指VPT与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波幅、SCV呈负相关,5指VPT与尺神经感觉电位波幅呈负相关(P<0.05或P<0.01)。(4)当以VPT测试值≥10为阳性标准时,VPT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理想。VPT总异常率(50.0%)高于NCV异常率(11.4%,P<0.01)。结论长期职业性接触手传振动,可使作业工人VPT增高,该指标较常规NCV检测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可为振动性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是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重要补充。
黄丽蓉梁晓阳杨丽文张丽华黄明
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
32例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综合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综合治疗前后手臂振动病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初次诊断及经过3个月综合治疗的32例轻度手臂振动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神经肌电生理基本恢复正常19例(59.38%);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发生率从治疗前的90.63%和35.94%下降至治疗后的23.44%和1.56%(P<0.01);远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发生率从治疗前的29.69%和23.44%下降至治疗后的3.13%和4.69%(P<0.01)。结论手臂振动病早期神经电生理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和SCV减慢,综合治疗后各指标可明显改善,提示对于手臂振动病早期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黄丽蓉李敏杨丽文吴奇峰刘建华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神经电生理
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162名长期接触手传振动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该车间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超出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2)162名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中,发现有42.59%手指发麻、38.27%手指关节痛、37.04%痛触觉减退、22.22%振动觉减退、43.21%冷水复温试验阳性;162名工人中有132名做了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有78例(59.09%)。3)有61人(37.65%)诊断为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2人(1.23%)诊断为职业性中度手臂振动病。结论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工人手臂振动病的发生率高,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严重,建议该厂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手臂振动病的发生。
黄丽蓉陈朝东李敏杨丽文刘建华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