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702)

作品数:14 被引量:290H指数:9
相关作者:杨万勤吴福忠张健刘洋黄旭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阿坝州川西林业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亚高山
  • 4篇土壤
  • 4篇季节性冻融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3篇凋落物分解
  • 3篇土壤动物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生物量
  • 3篇物量
  • 3篇川西亚高山
  • 2篇动物多样性
  • 2篇多样性
  • 2篇亚高山森林
  • 2篇植被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量动态
  • 2篇土壤动物多样...
  • 2篇群落
  • 2篇岷江冷杉

机构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贵州省果树科...
  • 1篇阿坝州川西林...

作者

  • 11篇杨万勤
  • 7篇吴福忠
  • 5篇张健
  • 4篇闫帮国
  • 4篇黄旭
  • 4篇刘洋
  • 2篇苏江峰
  • 2篇王奥
  • 1篇朱剑霄
  • 1篇李梅
  • 1篇吴宁
  • 1篇夏磊
  • 1篇李泽波
  • 1篇邓仁菊
  • 1篇杨玉莲
  • 1篇胡方洁
  • 1篇周晓庆
  • 1篇冉华
  • 1篇李贤伟
  • 1篇刘金玲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Pedosp...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恢复过程中川西亚高山林草交错带地被物储量及持水性能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以采伐封禁后形成的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林草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恢复过程中地被物储量和持水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植被的自然恢复进程,地被物的储量和最大持水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地被物的持水效应增强。枯落物储量占地被物储量的51.48%~76.85%,其最大持水量占地被物层最大持水量的32.4%~61.32%。枯落物层是涵养水源的优势层,但苔藓层在整个地被物层中的水文生态效应也十分显著。苔藓层和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分别为自身干重的6~7倍和3~4倍,苔藓的最大持水率表现为草甸〈草灌〈灌丛〈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原始针叶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为草甸〈原始针叶林〈草灌〈针阔混交林〈灌丛〈次生阔叶林。地被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随植被的自然恢复显著增加,变化规律为草甸〈草灌〈灌丛〈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原始针叶林。地被物的吸水速率在前0.5 h最大,随着时间推移吸水速率逐渐降低,到24 h趋近于零。苔藓层的平均吸水速率大于枯落物层,地被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可用Q=aln(t)+b和V=kt^n(R^2〉0.9)进行拟合。采伐干扰后植被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能增加苔藓的生物量和枯落物的储量,保护天然林有利于促进现有群落尽快演潜和恢复到该区稳定的顶极群落,对亚高山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刘洋张健杨万勤李贤伟闫帮国黄旭苏江峰赖刚
关键词:地被物持水性能植被恢复采伐干扰
季节性冻融对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为了了解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冻融和非冻融处理下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的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的酶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但活性高峰与酶类有关;季节性冻融显著影响了冷杉和白桦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纤维素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P<0.05).冻融处理使冷杉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在生长季节内分别增加了66.1%、14.8%和76.3%,但脱氢酶活性降低了18.4%;冻融处理使白桦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转化酶活性增加了39.4%,但脲酶、纤维素酶和脱氢酶活性分别降低了18.2%、28.7%和15.6%.冻融处理对两种凋落物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凋落物种类和分解阶段有关.
邓仁菊杨万勤吴福忠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凋落物分解酶活性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白桦
干扰对毕棚沟生态旅游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解干扰对高海拔生态旅游区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按照游径、景区公路沿线和火烧迹地等3种干扰类型采集了四川西部毕棚沟生态旅游区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游径沿线的人为践踏和公路建设及火烧使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9.11%~22.52%、4.37%~19.75%及5.35%~18.97%,使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5.26%~9.20%、32.04%~39.76%、5.50%~9.52%,使土壤孔隙度分别降低了9.66%~18.63%、5.24%~7.13%及6.85%~19.62%。结果表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人为活动干扰及偷猎者的用火对川西生态旅游区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李梅杨万勤肖艳吴福忠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被引量:21
2012年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冻融特征。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生态过程,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土壤初冻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海拔(3582 m、3292 m和3023 m)岷江冷杉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土壤冻融的响应。土壤冻结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冻融格局显著影响了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但不同土壤酶在不同海拔表现出明显差异。土壤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受初冻期冻融循环和温度降低影响显著下降,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上升。3种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冻结期变化不显著,但在融化期随着土壤温度急剧增加经历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后快速降低,且冻结时间最长和冻融循环次数最多的3582 m变化更为显著。此外,海拔和土层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过氧化物物活性,但对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极显著相关,但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随海拔差异而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氧化还原酶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受到季节性冻融及其变化的显著影响。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余胜刘利王奥杨玉莲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亚高山
Effect of Stem Density on Leaf Nutrient Dynamics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of Dwarf Bamboo被引量:4
2009年
The monthly dynamics of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s and stocks in leaves, resorption efficiency, and resorption proficiency as well as leaf-level use efficiency, nutrient productivity, and mean residence time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tem density of dwarf bamboo (Fargesia denudata Yi) on leaf-level N and P use efficiency in three dwarf bamboo stands with different stem densities under bamboo-fir (Picea puvpurea Mast.) forest over one growing period in the Wangl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ichuan, China. Dwarf bamboo density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dynamics pattern of both N and P concentrations, stocks, resorption efficiency, and resorption proficiency, but strongly affected their absolute values and leaf-level use efficiency. Higher density stands stored more nutrients but had lower concentrations. There was a clear difference in the resorption of limiting nutrient (N) and non-limiting nutrient (P) among the stands. Phosphorus resorption efficiency, N resorption proficiency, and P resorption proficienc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of stem density, but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N resorption efficiency was found among the stands. Moreover, the higher density stands used both N and P more efficiently with higher N productivity and higher P mean residence time, respectively. Higher P produ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lower density stands, but there was no clear variation in the N mean residence time among stands. These suggested that the higher density stands may have more efficient strategies for utilizing nutrients, especially those which are limiting .
WU Fu-ZhongYANG Wan-QinWANG Kai-YunWU NingLU Ye-Jiang
放牧干扰梯度下川西亚高山植物群落的组合机理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阐明放牧干扰对川西亚高山区域植物群落的组合过程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放牧干扰梯度下的功能群均匀度和群落谱系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干扰较轻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样地,部分样方的功能群均匀度显著高于无效模型,随着干扰梯度的增强,功能群均匀度呈线性下降,样方平均值从0.930降至0.840,其高于无效模型的次数也逐渐降低,干扰程度较大的草甸中出现部分样方的功能群均匀度显著低于无效模型。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强,群落的谱系结构指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净关联指数平均值由–0.634逐渐增加至2.360,邻近类群指数由–0.158上升至2.179。草甸与低矮灌丛受干扰较为严重,其大部分样方的谱系结构指数显著高于随机群落,表明干扰群落的谱系结构呈聚集分布。功能群均匀度与谱系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生境筛滤效应与种间竞争作用的平衡决定着群落的组合过程。干扰降低了竞争作用,促进了少数耐干扰功能群的优势地位,造成功能群均匀度下降,同时通过生境筛滤作用,使群落的谱系结构呈现出聚集分布;而未干扰的群落中由于竞争作用的效应,功能群均匀度较高,谱系结构也更加分散。研究区域植物群落的功能群均匀度与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表明物种间特别是相似物种间的竞争限制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说明,生态位分化和物种间的相互竞争在物种共存与群落组合中具有重要作用。
闫帮国文维全张健杨万勤刘洋黄旭李泽波
关键词:植物群落
外源施N对干旱河谷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幼苗生长,生物量及C、N、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被引量:44
2008年
干旱气候条件下改善土壤养分能否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一直是一个争论性的问题。为了解外源施N是否可提高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木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幼苗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能力,研究了不同施N(0、92 mg N.kg-1土和184 mg N.kg-1土)处理下一个生长季节内白刺花幼苗生长、生物生产量、C、N和P的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N和P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施N(92 mg N.kg-1土)处理促进了植物生长,增加了生物生产量,强化了C的固定和N、P等资源的吸收和积累,提高了其它受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如P),降低了N利用效率;但并不显著改变幼苗生物生产量及C、N和P等资源的分配格局,从而维持了资源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相对平衡,可能改善白刺花幼苗适应干旱贫瘠环境能力。而重度施N(184 mgN.kg-1土)处理虽然也相对于对照增加了叶片数目、生物生产量和C、N、P的积累量,但显著降低了幼苗根系的长度,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并导致生物量及资源(生物量、C、N、P)较多地分配给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片),不利于干旱环境下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因而可能会加重幼苗受胁迫伤害的程度。综合分析表明,适当施加N肥可以促进白刺花幼苗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提高幼苗抗旱能力,改善幼苗定居,但也应避免过度施N。
吴福忠包维楷吴宁
关键词:白刺花
川西亚高山林牧交错区土壤动物多样性被引量:23
2010年
交错区复杂的生境常常导致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探讨牧压条件形成的林牧交错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了川西亚高山典型林牧交错区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在交错区5种生境下,共获得土壤动物49837只,隶属7门16纲33目126类。从草甸到针叶林的过渡生境中,土壤动物明显受到放牧干扰影响,其个体密度随干扰的减弱呈逐步上升趋势,而类群数则呈单峰型变化趋势;Shannon-Wiener、DG多样性指数都呈现逐步上升趋势;Wilson-Shmida多样性指数表明相邻干扰梯度下土壤动物类群替代率相近。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在草甸最低,阔叶林最高。CCA排序显示凋落物厚度与中小型土壤动物存正相关,pH与其存负相关,不同类群对环境因子响应存在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不同干扰梯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
黄旭张健杨万勤刘洋闫帮国胡方洁苏江峰
关键词:亚高山土壤动物多样性典范对应分析
高山森林三种细根分解初期微生物生物量动态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川西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微生物生物量特征,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测定了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细根分解几个关键时期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磷(MBP)的动态特征。3个树种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均表现为在土壤深冻期下降至全年最低点后缓慢上升,至土壤融冻中期再次下降,到生长季节增长的趋势。然而,粗枝云杉与岷江冷杉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季节末期,红桦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最大值出现在土壤冻结初期。3个树种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N表现出相似的动态规律:土壤深冻期急剧下降至全年最低,随后在冻融季节无显著变化,生长季节明显增加,到生长季节末期达到全年最大值。另外,粗枝云杉和岷江冷杉细根分解过程中MBP均随着分解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而红桦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P在土壤融冻末期出现最大值,在生长季节中期出现另一峰值,生长季节末期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冬季细根分解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土壤微生物,但受到细根质量、温度及其驱动的环境因子的深刻影响。
武志超吴福忠杨万勤魏圆云王奥刘金玲
关键词:细根分解微生物生物量
季节性冻融对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解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冻融与非冻融处理下岷江冷杉和白桦凋落物的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7~9月份,凋落物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数量与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冻融对凋落物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微生物量碳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冻融处理使冷杉凋落物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生长季节内分别增加了25.0%、36.4%和42.0%,使白桦凋落物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29.0%、23.7%和41.7%。另外,冻融处理使生长季节内的冷杉和白桦凋落物微生物量碳分别提高了12.8%和27.1%。说明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凋落物种类和分解阶段密切相关.
冉华刘泉波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凋落物分解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亚高山森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