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49-1997)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郁琪陶海霞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主题

  • 4篇电影
  • 3篇叙事
  • 3篇武侠
  • 3篇武侠电影
  • 2篇叙事模式
  • 2篇中国武侠电影
  • 2篇审美
  • 2篇类型电影
  • 2篇胡金铨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叙事结构研究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味
  • 1篇审美意味
  • 1篇文化逻辑
  • 1篇文化研究
  • 1篇戏曲
  • 1篇戏曲美学

机构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刘郁琪
  • 1篇陶海霞

传媒

  • 1篇电影评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开放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时空结构电影研究综述
2015年
新时空结构电影俗称"穿越电影",近几年来这种时空穿越旅行的科幻题材影片十分流行,然而关于新时空结构电影的专业研究目前却并不充分:以单个新时空结构电影为文本对象的个例研究较多,而整体研究相对不足;以形式主义与叙事结构研究为多,接受美学审美机制研究与意识形态文化研究其次,其他美学角度研究则寥寥无几。其研究可大致分为叙事结构研究、审美接受研究、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精神分析研究和其他美学角度研究。当前新时空结构电影类型学整体研究方面尚有空白,类型化研究有极高的意义与价值。
章依仁
关键词:叙事结构研究类型化研究
中国武侠电影双序列叙事模式的形态演变及其文化逻辑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武侠电影的故事结构史,并非其双序列叙事模式中各要素随心所欲地无规律组合,而是呈现为从古典形态到个性形态,再到现代、后现代形态的规律性演进过程。这种形态演进,与类型陌生化规律、导演个人才能有关,而在根本上受制于现实生存状态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排他性、加速性等特点。若就其与文化环境的关系而言,中国武侠电影双序列叙事模式的形态演变史,就是一部与20世纪以来的中国内地与香港主流意识形态对话的历史,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逻辑,参与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
刘郁琪
关键词:武侠电影叙事模式类型电影大众文化
中国武侠电影双序列叙事模式的形态逻辑与审美意味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武侠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双序列叙事模式下的两个序列,在轻重比例、形态类型以及联结方式等层面,具有多种逻辑上的可能性。不同的逻辑形态,具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意味。在具体的拍摄实践中,这些具有不同审美意味的形态逻辑,恰如各种变量,可以自由地相互组合,从而使得中国武侠电影的故事形态和审美意味拥有了无限创新的可能性。
刘郁琪
关键词:武侠电影叙事模式类型电影胡金铨
胡金铨武侠电影中的戏曲美学被引量:4
2013年
胡金铨自小喜看中国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武戏,这对其武侠电影的美学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影片人物的造型装扮、性格特征、出场方式,情节流程的时间编排和空间表现,以及动作打斗的独立性、写意性和音响配置等方面,都有明显表现。正是这些对传统戏曲美学元素的电影化利用与改造,构成了胡金铨武侠电影世界的独特韵味。
刘郁琪陶海霞
关键词:胡金铨武侠电影戏曲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