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永山施正良范红结李银周宗安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5
- 2008年
- 为了建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检测系统,本试验在同一个试验技术平台上对9种IBDV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IBDV野毒株盲传4~5代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死亡胚体水肿、出血,病变细胞圆缩、脱落。4个血清Ⅰ型IBDV毒株,用交叉中和试验可进一步分为3个血清亚型。用RT-PCR/SSCP技术分析4个毒株,扩增产物的电泳迁移率有差异。AGP、间接ELISA、夹心抑制ELISA以及中和试验等4种方法同时检测不同来源血清样品中的IBDV抗体,其他3种方法比AG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敏感度相差104倍。用AGP检测法氏囊组织样品,抗原效价可达到1∶10,而细胞培养物和病鸡粪便则没有出现沉淀线;3种样品用夹心ELISA、RT-PCR、cDNA探针斑点杂交、RT-PCR/SSCP检测以及病毒分离等5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
- 王忠灿王永山唐雨德谭维国施正良欧阳伟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表位模拟肽串联基因的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用5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Ab)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得到了5个含有不同IBDV抗原表位的模拟肽序列。在此基础上,将5个抗原表位用GGGS四肽连接构建多表位基因5epis。将该基因合成、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5epis,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多表位蛋白r5EPIS,经SDS-PAGE分析,r5EPIS占菌体总蛋白的15%、分子量10kDa。用IBDV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对r5EPIS进行免疫印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5EPIS具有IBDV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将r5EPIS经皮下注射免疫兔,400μg/只/次,免疫2次,间隔7d,用IBDV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第一次免疫7d后抗体效价为1∶4000,第二次免疫14d后抗体效价升高到1∶256000,说明r5EPIS可诱导机体产生IBDV特异性抗体。用r5EPIS加免疫佐剂经肌肉注射免疫鸡,50μg/只/次,免疫2次后,血清抗体效价可达到1∶12800,用200个ELD50IBDV超强毒株GX8/99攻击实验鸡,r5EPIS免疫组全部存活,而单用佐剂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6.7%(13/15),证明r5EPIS可诱导机体产生抗IBDV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预示构建的5epis可作为IBD多表位疫苗研究的候选基因。
- 王永山范红结张晓民李银肖焕娟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表位免疫原性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表位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8
- 2005年
-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ZB和TA3的细胞培养物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浓缩纯化病毒,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6株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C1、1E6、2B2、2G8、3A2、3E2。间接ELISA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为102,诱生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06~107。相加ELISA分析,这6株单克隆抗体对应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2G8对病毒有较强的中和能力,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05。用2B1和3E2配对建立的夹心ELISA可特异地检测IB DV。
- 王军李银范红结周宗安施正良王永山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表位模拟肽串联基因的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 用5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Ab)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得到了5个含有不同IBDV抗原表位的模拟肽序列。在此基础上,将5个抗原表位用GGGS四肽连接构建多表位基因5epis。将该基因合成、克隆后,构建原...
- 王永山范红结张晓民李银肖焕娟
-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表位免疫原性
- 文献传递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个抗原表位短肽的鉴定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以5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单克隆抗体HNF1、HNF7、B34、2B1和2G8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淘洗,从每株单克隆抗体筛选到的噬菌斑中随机挑取12个单克隆蓝色噬菌斑,合计60个,用间接ELISA检测,A值大于1.00;用竞争抑制ELISA分析,单克隆抗体和IBDV抗原均能竞争抑制筛选12肽与固相包被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抑制率大于40%,表明在该12肽内含有IBDV抗原表位。选取35个单克隆噬菌斑,测定噬菌体gIII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确定了这5个含有不同IBDV抗原表位12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一步将其与GenBank中IBDV基因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2B1筛选肽有4个连续氨基酸残基Leu-Ala-Ser-Pro与IBDV基因组A片段编码多聚蛋白的第536-599氨基酸残基一致,推测2B1为线性表位;而HNF1、HNF7、B34和2G8筛选肽均没找到有3个以上连续氨基酸残基与IBDV蛋白序列相同之处,推测可能是构象依赖性表位。
- 王永山范红结李银周宗安施正良王选年张改平
- 关键词:抗原表位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系统检测方法的研究
-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淋巴组织,特别是中枢免疫器官-...
- 王忠灿王永山唐雨德谭维国施正良欧阳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