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10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1081) 作品数:15 被引量:29 H指数:4 相关作者: 朱立东 宗竹林 郑植 李广军 王健 更多>> 相关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双平行线阵的相干分布源二维DOA估计 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现有相干分布源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双平行均匀线阵提出了一种相干分布源二维DOA估计新算法。利用旋转不变的思想并结合传播算子法来估计相干分布源的二维中心DOA。无需谱搜索和对样本协方差矩阵做特征分解,和传统算法相比,其计算复杂度更低。此外,还给出了详细的参数配对过程,因而能够应用于多源场合。算法在小角度扩展条件下估计性能良好,其性能甚至接近于一维交替搜索算法。算法还是一种对角分布先验知识盲的估计。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郑植 李广军 滕云龙关键词: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综合因素下的星载SAR模糊函数分析 2012年 综合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曲率以及卫星轨道等因素,建立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绕地飞行模型,推导了星载SAR模糊函数的表达式。通过对模糊函数进行分析,表明模糊函数与地球自转、地球曲率及卫星轨道因素有关。为验证理论推导结果,对卫星位于不同赤纬(卫星与地心连线和赤道面的夹角)照射地面目标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模糊函数,地球自转和卫星观测位置会使星载SAR的模糊函数分辨单元轴有一定的偏转,而地球曲率和卫星圆轨道会影响星载SAR模糊函数所表示的分辨率,在合成孔径时间较长或卫星侧视角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鞠丞 朱立东关键词:星载SAR 模糊函数 地球自转 圆轨道 星载SAR双程信道建模与仿真实现 2010年 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研究主要集中在星-地单程链路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而在星载SAR回波信号的无线传播环境中,信号需要经过星-地和地-星的双程传播,2次穿越大气层,且要经过地面目标的反射。因此,有必要针对星载SAR的这个特点,建立星载SAR的信道模型,为回波信号的模拟提供参考。在经典的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C.Loo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星-地和地-星链路损耗及地面后向散射系数,推导了星载SAR星-地-星双程链路的理论信道模型,并利用正弦和方法设计了与理论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的一致性。 黎庆 朱立东关键词:星载SAR 信道模型 后向散射系数 一种深度欠采样的快速SAR成像算法 2011年 以减少SAR成像所需数据量,缩短成像时间为目的,本文构建了深度欠采样回波信号的模型,提出了一种二维脉冲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OMP和BCS算法对欠采样回波做距离向和方位向压缩,实现了二维SAR快速成像。通过对点目标模型SAR回波的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王健 宗竹林基于双调频斜率的分布式星载雷达波形设计 2013年 在分布式星载雷达系统中,为了获得分集增益和高分辨性能,要求各雷达发射的波形具有较强的正交性和较低的多普勒敏感性.通过对双调频斜率(Double Frequency Slope,DFS)信号的自相关性、距离分辨率、互相关性以及多普勒容忍性等性能的研究,推导出该波形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星载雷达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基于DFS信号的波形参数设计方法,并设计出具有正交性和低多普勒敏感性的DFS信号波形.研究结果表明:在信号时宽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各子信号间的调频斜率差可以提高多个DFS波形间的正交性;而要使DFS波形具有较低的多普勒敏感性,则可以通过增大信号带宽或减小调频斜率差来达到.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波形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的DFS信号波形,能够较好地满足分布式星载雷达系统的要求. 宗竹林 胡剑浩 朱立东 张顺生关键词:正交波形 模糊函数 前视SAR压缩感知成像算法 被引量:4 2012年 以进一步提高前视SAR成像的分辨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前视SAR成像算法。前视SAR是一种可以实现对飞行路线正前方的区域进行成像的工作模式,通过分析德国宇航局提出的前视SAR系统——视景增强的新型区域成像雷达(SIREV)可知,由于SIREV系统天线长度的限制,使得等效的合成孔径长度较短,从而导致成像的分辨率较低。而基于压缩感知的前视SAR成像算法可以在方位向等效得到一个较长的虚拟天线,因此可以在同样长度天线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成像分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点目标、分布目标和面目标的成像,并且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 王健 宗竹林关键词:正交匹配追踪 压缩感知 SAR成像 编队卫星雷达正交码分LFM信号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结合LFM信号和CDMA技术,提出了一种正交码分线性调频(OCD-LFM)信号,研究了该信号的模糊函数、正交性以及距离分辨等方面的性能;讨论了降低互相关峰值和减小多普勒失配的信号参数设计要求。计算机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OCD-LFM信号随着码元数N的增加,正交性能逐步增强。与传统LFM+二相编码信号相比,该信号在距离分辨和多普勒容限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宗竹林 胡剑浩 朱立东关键词:模糊函数 编队卫星 一种分数低阶统计量广义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实际盲多用户检测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噪声呈现非高斯性,而这种非高斯性使基于高斯噪声假定下的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性能显著退化甚至不能正常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数低阶统计量的广义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是分数低阶统计量恒模算法的推广,能有效地应对非高斯噪声的影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以DS-CMDA系统为例,将分数低阶统计量广义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与传统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CMA)、分数低阶统计量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FLOS-CMA)进行了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高斯白噪声下还是在α稳定分布噪声下,分数低阶统计量广义恒模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均具有良好的抗多址干扰和抑制噪声的性能,并且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夏伟娟 朱立东 熊兴中关键词:码分多址 盲多用户检测 恒模算法 Α稳定分布 分数低阶统计量 低复杂度相干分布源中心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3 2010年 传统的相干分布源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一般都需要谱搜索或对高维样本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计算复杂度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均匀线阵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相干分布源中心波达方向估计方法。所提方法利用了平移阵列的旋转不变性质并结合传播算子法来估计分布源的中心波达方向。相比于常规子空间方法,本方法无需任何谱峰搜索和对样本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计算复杂度更低。方法在小角度扩展条件下的估计性能良好,其性能甚至接近于DSPE算法。而且方法与分布源角分布的具体形式无关,是一种盲的估计。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郑植 李广军关键词:波达方向估计 均匀线阵 旋转不变性 编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空时二维压缩感知成像 被引量:4 2012年 以减小编队小卫星数据传输负荷,加快编队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速度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二维压缩感知(CS)理论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编队小卫星SAR回波信号模型稀疏性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该回波模型的空时二维压缩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编队小卫星SAR的回波稀疏模型和目标信息的重构矩阵,并用最小l1范数算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了时间维和空间维的恢复重构,实现了编队小卫星的低负荷、快速成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宗竹林 胡剑浩 朱立东 王健关键词:雷达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