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740)
-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6
- 相关作者:汤志刚王伟陈江波潘婷婷黄强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七总皂苷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新的化疗方案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三组,对照组(加PBS)、低浓度组(100μg·mL-1 PNS)、高浓度组(200μg·mL-1 PNS)。分别干预12、24、48 h后,CCK-8法检测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活力;干预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胰腺癌PANC-1细胞Bcl-2、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NS干预12、24、48 h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NS干预48 h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凋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Bc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x、Caspase-3、Caspase-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可抑制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活力,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及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来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诱导PANC-1细胞凋亡。
- 姚黎超王伟武伦叶林汤志刚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胰腺癌增殖凋亡
- HSPA2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热休克蛋白A2(HSPA2)又名HSP70-2,是HSP70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最初在雄性生殖细胞中被发现,与精子的生成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SPA2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紧密关联,在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癌症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肿瘤细胞内HSPA2基因的表达受到缺氧应激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对HSPA2与恶性肿瘤关系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翟路路汤志刚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肿瘤
- 急性胰腺炎患者NLR、SAA及PC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病因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LR)、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降钙素原(PCT)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AP患者217例,总结其发病原因,并按照Ranson及APACHEⅡ评分分别分为轻症AP组和重症AP组,检测入院24h内血清NLR、SAA及PCT水平。结果AP病因中胆源性AP占43.3%,脂源性AP占25.6%,酒精性AP占12.5%,特发性AP占15.6%;按照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分组,重症AP组患者NLR、SAA及PCT水平高于轻症AP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三者皆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有相关性(APACHEⅡ:r=0.60、r=0.65、r=0.78;Ranson评分:r=0.64、r=0.65、r=0.61,P<0.05)。结论AP患者血清NLR、SAA及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应用于临床。
- 叶林武伦王伟姚黎超汤志刚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NLRSAAPCT
- 缺氧诱导因子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展迅速,预后不佳。胰腺癌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随着肿瘤的快速增长,微环境中营养物质和氧气缺乏,缺氧又可导致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大量积累。HIF不仅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调节能量代谢、减少氧气需求,还对胰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及药物抵抗发挥重要作用,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叶林汤志刚
- 关键词:胰腺癌缺氧诱导因子耐药性
- Peroxiredoxin 1与EMT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1(Prx1)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Prx1、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在66例胰腺癌组织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分别在66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70%(46/66)、40.91%(27/66)、56.06%(37/66);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分别在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18%(2/11)、90.90%(10/11)、18.18%(2/11)。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变部位均无关;Prx1与神经侵犯显著相关(P<0.05),而E-cadherin和Vimentin与神经侵犯无关。Prx1的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P<0.05),Prx1和Vimentin的表达均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rx1与EMT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并与其侵袭转移能力相关,提示Prx1的高表达可能为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指标之一。
- 蔡重阳汤志刚黄强陈炯潘婷婷翟路路
- 关键词:胰腺癌E-钙黏素波形蛋白
- 胰腺癌的风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其预后在所有肿瘤中排名最末。随着新的外科技术和医学疗法的引入,以及不断发展的胰腺癌综合管理理念,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适度改善,但5年生存率并未显著提高。因此,更好地了解与胰腺癌相关的风险因素,确定早期检测生物标志物,提高早期诊断率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概述胰腺癌风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
- 姚黎超武伦王伟叶林汤志刚
- 关键词:胰腺癌
- 胰腺癌中MMP-2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MP-26基因和蛋白在胰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MP-2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2%)比癌旁正常组织中(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T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10例,有7例(70%)胰腺癌组织MMP-26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7例,发现有5例(71.4%)胰腺癌组织MMP-26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MMP-2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吴年付汤志刚陈炯黄强李建生许戈良蔡重阳陈江波
- 关键词:胰腺癌MMP-26蛋白表达
- 长链非编码RNA介导的分子调控机制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胰腺癌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胰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发掘,其介导的相应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也不断被阐明,为从微观上深入研究胰腺癌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lncRNA在胰腺癌中发挥作用所介导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 陈龙江汤志刚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胰腺癌分子机制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随着人们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研究的逐渐深入,已认识到PCS是一个症候群,而非一个明确的诊断。PCS的病因极其复杂,目前主要归结为胆管因素与非胆管因素两大类。临床上通过影像学、消化内镜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资料一般可找到明确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治疗、内镜及外科处理。胆囊切除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全面客观地分析病史,术中辅以胆管造影、胆管镜检查,多数PCS可得到预防。
- 蔡重阳汤志刚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
- 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胰腺癌因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化疗耐药及无特殊靶向药物等特点。胰腺星状细胞(PSCs)是胰腺的常驻脂质储存细胞,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靶向TME中的肿瘤-基质串扰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抗胰腺癌进展和转移的治疗策略。因此,笔者就PSCs在胰腺癌TME中的相互作用及靶向活化PSCs的潜在治疗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 李微波常剑熊星铖汤志刚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胰腺星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