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0904)

作品数:46 被引量:385H指数:13
相关作者:熊涛黄涛陈洪董绪燕魏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6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发酵
  • 10篇乳杆菌
  • 8篇泡菜
  • 6篇色谱
  • 5篇油脂
  • 4篇乳酸
  • 4篇相色谱
  • 4篇甘油三酯
  • 3篇代谢
  • 3篇亚硝酸盐
  • 3篇直投式
  • 3篇植物乳杆菌
  • 3篇质谱
  • 3篇乳酸菌
  • 3篇酸乳
  • 3篇温度
  • 3篇细胞
  • 3篇耐酸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机构

  • 19篇南昌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省生物研...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篇熊涛
  • 10篇魏芳
  • 10篇董绪燕
  • 10篇陈洪
  • 8篇吕昕
  • 8篇黄涛
  • 6篇江木兰
  • 6篇王艳萍
  • 6篇万霞
  • 6篇龚阳敏
  • 5篇梁焯
  • 5篇谢明勇
  • 4篇黄凤洪
  • 4篇关倩倩
  • 4篇黄巧芬
  • 4篇胡珺
  • 3篇王金菊
  • 3篇聂少平
  • 3篇李光明
  • 3篇邓耀军

传媒

  • 11篇食品科学
  • 8篇中国油料作物...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全国生物医药...
  • 1篇全国生物医药...

年份

  • 4篇2016
  • 17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发酵泡菜优势微生物及其代谢特性被引量:21
2015年
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泡菜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pH计等仪器分析底物、代谢产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传统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有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及霉菌;发酵7 d后,卤水的最终pH值由初始的5.7降至3.2蔗糖作为发酵体系内的主要碳源,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被大量代谢利用,发酵7 d后,蔗糖浓度由初始的74.4 mmol/L变为18.4 mmol/L而葡萄糖和果糖在发酵过程中没有明显被利用,其浓度分别维持在28.1 mmol/L和23.2 mmol/L柠檬酸与苹果酸分别在24 h和12 h时达到最大浓度(3.4 mmol/L和8.9 mmol/L然后下降,最后维持稳定,因此,发酵微生物对柠檬酸和苹果酸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乳酸是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并且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其浓度由初始的5.6 mmol/L增长至149.6 mmol/L乙酸和乙醇的产生则主要发生在泡菜的发酵前期。
熊涛彭飞李啸李军波关倩倩
关键词:泡菜乳酸菌发酵代谢
光强和温度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生长及其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本研究测定了光照强度为16~58μmol/(m2.s)和15~30℃条件下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的生长曲线以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在设置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微藻的生长速度越快。光强对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影响有差异,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藻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的积累。当光强为24μmol/(m2.s)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 n-3)的积累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1.77%。球等鞭金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低温条件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光强20μmol/(m2.s)、温度20℃条件下总不饱和脂肪酸(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s,TUFAs)含量最高,达64.99%;同样的光强,温度15℃条件下DHA占总脂肪酸的12.19%。可见适宜的光强和温度是利用球等鞭金藻收获PUFAs的关键。
郭兵龚阳敏万霞梁焯江木兰
关键词:光照强度温度球等鞭金藻多不饱和脂肪酸
泡菜发酵专用短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实现泡菜发酵专用短乳杆菌H3的高密度细胞培养,考察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中和剂以及补料策略对菌体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g/L,酵母粉15 g/L,柠檬酸1.53 g/L,柠檬酸钠18.58 g/L,VB620 mg/L,Mg SO4·7H2O 0.58 g/L,Mn SO4·5H2O 0.25 g/L,Tween-80 1 g/L,在培养过程中使用20%柠檬酸钠调节培养液p H值6.8~6.3、培养温度30℃、装液量40 m L/250 m L三角瓶,适宜补料培养方式为培养10 h和20 h时各补加4%的碳氮源(碳氮比为5∶3)。培养结束时培养液中短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27×1010CFU/m L,为未优化前的7.5倍,是目前已报道的最高活菌数水平,为实现泡菜发酵专用的短乳杆菌发酵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朱孔亮吴丹吴敬
关键词:短乳杆菌
直投式菌种发酵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3年
以自然发酵泡菜作为对照,分别以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玉米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单独发酵圆白菜,测定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硝盐主要出现在发酵前期,自然发酵泡菜出现了明显的"亚硝峰"。直投式菌种发酵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且未形成明显的"亚硝峰",且其pH值的下降速率显著快于自然发酵。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试验表明,4种乳酸菌对亚硝酸降解率均达99%以上。
熊涛郝明玉
关键词:自然发酵泡菜亚硝酸盐
Florisil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油脂中sn-2位脂肪酸被引量:10
2015年
为探寻与气相色谱分析相配套的高效前处理方法,以测定不同物种来源的油脂中sn-2位(β位)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考察了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对经sn-1,3专一性脂肪酶水解后的油脂各产物的分离富集能力,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Florisil固相萃取柱能有效地将sn-2单甘脂从油脂水解产物中分离;同时发现Florisil固相萃取可以实现油脂水解产物中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单甘脂及游离脂肪酸的依次分离。5种不同来源的油脂(植物油、藻油、微生物油脂、鱼油和海豹油脂),水解后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萃取,联用气相色谱测定sn-2位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植物油、藻油和海豹油中sn-2位主要为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sn-2位中C18∶1,C18∶2和C18∶3约占95%;藻油sn-2位中C16∶1,C18∶1和C18∶2约占50%;海豹油sn-2位中C16∶1,C18∶1和C18∶2约占67%),菌油和鱼油中sn-2位多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菌油sn-2位中C20∶4约占37%;鱼油sn-2位中C20∶5,C22∶5和C22∶6约占40%)。
吴琳刘四磊魏芳吕昕董绪燕陈洪
关键词:固相萃取
微生物油脂的分提及其组成与理化指标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富含(46%)花生四烯酸的微生物油脂会在低温(≤10℃)呈现凝固状态,为其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该微生物油脂为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法,优化了分提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另外,本文还对分提得到的液态油和固态脂的多项理化指标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方法对液态油和固态脂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分提液态油得率为57.0%,熔点降到9℃,碘值增加,黏度降低,而且其花生四烯酸含量有所提高,其甘油三酯的类型主要为三不饱和型甘油三酯;而固态脂的熔点升至27℃,碘值降低,黏度增加,花生四烯酸的含量稍有降低,且甘油三酯的主要类型为二不饱和型甘油三酯。
胡珺魏芳董绪燕黄金发马良吕昕杨湄江木兰黄凤洪李光明陈洪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表面活性剂分提理化性质
乳酸菌与乳糖酶被引量:6
2016年
介绍了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分布、基因组成差异、工业中的用途以及生产制备方法;并以乳酸菌为例,阐述了不同来源乳酸菌中乳糖酶的种类,乳酸菌中乳糖酶基因的克隆,相关的表达体系,以及利用乳酸菌生产β-半乳糖苷酶的方法以及发展前景。
何熹王彦宁李超王艳萍
关键词: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基因克隆
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胡萝卜原浆组、发酵胡萝卜浆组、灭活发酵胡萝卜浆组。小鼠以灌胃的方式给予胡萝卜原浆、发酵胡萝卜浆和灭活发酵胡萝卜浆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0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globulin A,sIgA)含量,小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测IgA分泌B细胞数。结果: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Ig A分泌B细胞数量,提高细胞因子IL-2和sIgA的水平,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但TNF-α和IL-10含量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和肠道结构损伤作用,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谢俊华聂少平丁翘余强胡婕伦熊涛谢明勇
关键词:肠道黏膜免疫
植物乳杆菌NCU116菌剂的喷雾干燥制备被引量:13
2015年
研究了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以质量分数为5%的脱脂乳,5%的海藻糖,3%的谷氨酸钠作为喷雾干燥复配保护剂时保护效果最佳,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喷雾条件:进风温度125℃,物料流量320 m L/h,菌含量为10.25 lg CFU/m L,此时NCU116存活率为89.95%,活菌数达到10.96 lg CFU/g。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喷雾干燥后菌剂的细胞膜完整性,未添加保护剂时仅有1.12%的细胞膜保持完整,使用最佳保护剂后,细胞膜保持完整的达到49.75%,保护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喷雾干燥过程对菌体细胞膜的损伤。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喷雾干燥后菌剂的微观结构,发现菌剂颗粒呈球形,表面凹陷或褶皱,无裂纹,颗粒大小在10~18μm;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菌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9.50℃。菌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储稳定性差异明显,-20℃存储,60天后活菌数变化较小,而在25℃下存储时,活菌数下降了2.31个对数值。
熊涛廖良坤黄涛邓耀军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喷雾干燥菌剂
乳酸菌发酵牛蒡泡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牛蒡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对其发酵制作泡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5%(g/mL),食盐添加量3%(g/mL),植物乳杆菌299:乳酸菌723比例为2∶1,接种量5%(ml/mL),氯化钙添加量0.4%(g/mL),在20℃~25℃发酵7 d。并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为4.05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用此工艺发酵的牛蒡酸爽可口,香气纯正,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杨加怀康然李慧王艳萍
关键词:牛蒡乳酸菌发酵条件亚硝酸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