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89)

作品数:16 被引量:434H指数:11
相关作者:施斌蔡奕张小平刘志彬唐朝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膨胀土
  • 4篇石灰土
  • 4篇团聚体
  • 4篇灰土
  • 3篇土工
  • 3篇聚丙烯
  • 3篇聚丙烯纤维
  • 3篇改性膨胀土
  • 3篇丙烯
  • 2篇石灰
  • 2篇石灰改性
  • 2篇石灰改性膨胀...
  • 2篇纤维
  • 2篇非饱和
  • 2篇非饱和土
  • 2篇饱和土
  • 2篇GIS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性质分析

机构

  • 17篇南京大学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6篇施斌
  • 7篇蔡奕
  • 6篇张小平
  • 5篇唐朝生
  • 5篇王宝军
  • 5篇刘志彬
  • 3篇高玮
  • 2篇陈峰军
  • 2篇陆现彩
  • 1篇邵莉
  • 1篇周汇光
  • 1篇孙伟晔

传媒

  • 5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工程勘察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石灰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9
2006年
为了解决石灰改良引发的填筑土脆性破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分散的聚丙烯纤维丝掺入到石灰土中的设想,并对不同纤维和石灰掺量的6组土样分别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剪切试验、膨胀率试验和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不仅提高了石灰土的强度,而且还增强了石灰土的塑性,使其破坏形式从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此外,在胀缩性方面,纤维的掺入减小了石灰土的膨胀性,但增加了收缩性。研究表明,纤维的强抗拉性是导致石灰土工程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因此,纤维和石灰的混合掺入可以为填筑土工程性质的改良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
蔡奕施斌高玮陈峰军唐朝生
关键词:纤维石灰胀缩性破坏形式
加筋纤维石灰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可以改善石灰土的力学性能。若添加单丝纤维和短的网状纤维,其最佳含量为0.4%,而掺长网状纤维,最佳含量应为0.2%~0.3%;纤维石灰土的强度较石灰土有显著的增加,随龄期的增长,强度的增加大于弹性模量的增加,模强比较小,说明纤维石灰土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主要表现在破坏后阶段,纤维含量越多,应力下降越小,龄期越长,应力下降越大;纤维石灰土的破坏特征基本符合莫尔一库伦萌切规律.但是随纤维含量的增多.剪切带增宽。
张小平施斌
关键词:石灰土
BP神经网络在非饱和土滤纸吸力率定中的应用
2003年
滤纸法测吸力是非饱和土吸力量测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率定技术的好坏又是决定其测量效果的关键。本文针对国产滤纸吸力率定试验中,采用经典拟合方法如指数函数法、Van公式法等误差比较大的问题,提出将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滤纸吸力的率定,充分发挥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中的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并以一个具体率定试验为例,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可使拟合误差大幅降低,并具有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等独特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刘志彬施斌
关键词:BP神经网络非饱和土率定力学性质土工试验
滞洪区安全滞洪GIS管理剖析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对滞洪区安全滞洪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应用GIS进行滞洪区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对安全滞洪涉及到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包括数据库建设、安全撤离及财产损失分析等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滞洪区的安全管理和指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宝军周汇光孙伟晔蔡奕邵莉
关键词:防洪GIS数据库建设水利行业
基于GIS的黏性土微观结构的分形研究被引量:84
2004年
介绍了一种利用图象处理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数据提取技术,从而计算土体中颗粒形态分形维数的方法,讨论了在图象处理过程中阙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对郧县膨胀土土样微结构图象分析,论证了黏性土微观结构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土体微观结构类型间的关系。
王宝军施斌刘志彬蔡奕
关键词:黏性土微观结构分形维数GIS
团聚体大小对填筑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为了了解团聚体大小对填筑土强度的影响,对不同改性填筑土的12组土样进行了一系列的无侧限抗压和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当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小于3.5mm时,素土、纤维土和石灰土的粘聚力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大于3.5mm时,随粒径的增大,素土和石灰土的粘聚力明显增大且内摩擦角明显减小,纤维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则变化不大;在受压破坏时,素土表现为应变软化的塑性破坏,纤维土表现为应变硬化的塑性破坏,石灰土则表现为完全的脆性破坏;素土、纤维土和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团聚体大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结论对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填筑土的工程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蔡奕施斌刘志彬唐朝生王宝军
关键词:团聚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
聚丙烯纤维和水泥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被引量:62
2007年
选取聚丙烯纤维和水泥作为加固材料,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单独的纤维和水泥对粘性土强度的影响及其的综合作用,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理。试验中,3种不同百分比(0.05%,0.15%和0.25%素土重)的纤维和两种不同百分比的(5%和8%素土重)水泥分别掺入到粘土试样中,配制了12组试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和水泥均能够提高土体的强度,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水泥土样的脆性破坏模式;纤维水泥土样的强度远远高于相同掺量下的纯纤维土和纯水泥的强度,甚至高于它们的强度之和。运用扫描电镜(SEM)从微观层次上分析了纤维和水泥加固粘性土的力学机理,发现纤维表面与土介质之间的粘结力和摩擦力对加固效果有直接影响。
唐朝生施斌高玮
关键词:水泥粘性土SEM
聚丙烯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分析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聚丙烯纤维加筋素土、加筋石灰土和加筋水泥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聚丙烯纤维加筋土的强度性质的形成机理作了剖析。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加筋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改善土体的破坏形式,具有...
施斌唐朝生蔡奕王宝军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加筋土
文献传递
超微型贯入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被引量:16
2005年
为了解和掌握非饱和土中团聚体的分布和强度,自行研制了一台SMP—1型超微型贯入仪。首先介绍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并以面团和石灰改性膨胀土为贯入试样,对该仪器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获得贯入探针刺入端阻力与刺入深度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团聚体在三维空间上任一纵、横剖面内的强度分布等值线图,可显示出试样内部丰富的结构性和不均匀性信息。该超微型贯入仪的研制成功为研究工程土体中团聚体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和强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施斌刘志彬蔡奕
关键词:非饱和土团聚体不均匀性
聚丙烯纤维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8
2007年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加固软土的效果和机制,改善石灰土和水泥土的脆性破坏形式。在试验中将纤维按质量百分比为0.05%,0.15%和0.25%的掺量分别掺入到素土、石灰土和水泥土中,按不同的配比配制了20组试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纤维的加入能在小范围内提高素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且强度值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石灰土和水泥土中只要掺入少量的纤维就能使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加了石灰土和水泥土的抗拉强度,改善了它们的脆性破坏形式,并使其水稳性得到改善。
唐朝生施斌蔡奕高玮陈峰军
关键词:软土纤维石灰土水泥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