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371) 作品数:14 被引量:63 H指数:5 相关作者: 刘明学 董发勤 孙仕勇 黄婷 聂小琴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 教育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NSAF联合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对锶柱吸附与减量化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该研究采用海藻酸钠(SA)及聚乙烯醇(PVA)-SA 2种固定化载体包埋固定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探讨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及其填充柱对锶的吸附、洗脱效率与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菌体含量为5%的SA与菌体含量为10%的PVA-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2种固定化颗粒制备的填充柱对锶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8%,洗脱率平均在90%以上;FTIR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能提供更多的锶离子结合基团,从而具有更高的吸附率;灰化减量化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有更大的减重比,可达1 650倍。综合结果表明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填充柱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刘明学 董发勤 李姝 亢武 孙宇 杜旭光 苟清碧关键词:固定化 耐辐射奇球菌 填充柱 锶 减量化 矿物光电子协同Alcaligenes faecalis的非光合碳转化作用与分子机制 从铀尾矿土壤中分离的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可在寡营养条件下对矿物光电子响应并促进其生长(向沙等,2017)。A. faecalis能利用甲酸或乙酸作为碳源,但较高浓度会抑制细胞的生长(替代... 刘明学 董发勤 向沙 何苗 陈木兰 魏红福 何辉超 胡文远 聂小琴 杨刚 王萍萍 张伟 周磊关键词:粪产碱杆菌 分子机制 文献传递 Study 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of Nanomaterials Tio_2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y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TDFS) 2013年 Although scientific and policy bodies have stated that nanomaterials are not intrinsically toxic, there is interest in evaluating if and how many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may do harm to the health of mankin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TiO2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studied by using TDFS and UV methods in this research. LIU Mingxue DONG Fa-qin SUN Shiyong YI Wei XIONG Xing GUO Yuting LIU Yuanyuan HUANG Ting GOU Qingbi关键词:NANOMATERIAL BSA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钠盐溶液中U(Ⅵ)的电化学电子转移与晶化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分析钠盐溶液中U(Ⅵ)的电化学行为,恒电位电化学还原处理U(Ⅵ),利用交流阻抗谱分析电化学还原反应中的过程动力学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了U(Ⅵ)的电化学晶化.结果表明,在钠盐溶液中,U(Ⅵ)可通过电化学反应先还原成低价的U(V)并进一步还原为U(Ⅳ),U(Ⅳ)一步氧化为U(Ⅵ),U(Ⅳ)/U(Ⅵ)之间的电化学转化过程受扩散控制,且U(Ⅵ)的电化学电子转移易受环境p H值的影响;恒电位还原4 h时,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可达90%,U(Ⅵ)的结晶固化产物主要以固态的(UO2)6O2(OH)8·6H2O(水铀矿)和UO2的形式附着在工作电极上. 宗美荣 何辉超 董发勤 何平 孙仕勇 刘明学 聂小琴关键词:电化学 电化学阻抗谱 小球藻表面酯基屏蔽对钙锶生物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生物矿化作用是在有机基质全程参与调控与诱导下形成矿物的过程。本文以钙锶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球藻对钙锶的生物矿化诱导,探索钙锶形成稳定矿化体的条件和方法。通过SEM,FT-IR和XRD来考察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屏蔽前后对钙锶生物矿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锶离子浓度较高时,晶体更易生成文石结构;2钙离子浓度偏高时,则更偏爱方解石;3在小球藻的作用下,晶体的取向更易受浓度较大的离子的影响;4当屏蔽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后,钙离子及锶离子对晶体的成核取向上的调控能力减弱。简言之,小球藻表面基团酯基能促进晶型的转换。 刘媛媛 刘明学 董发勤 黄婷 郭玉婷 王建萍关键词:生物矿化 小球藻 锶离子 钙离子 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评测 被引量:16 2016年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土壤背景值。PLI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显示,该矿区周围土壤处于被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Ni〉Cr〉Sr〉Pb。赋存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其中Sr的可交换态(4.99%~42.11%)和碳酸盐结合态(4.05%~41.10%)所占百分比最高,Cu和Ni的有机结合态明显高于其他元素。RAC结果显示Sr处于高风险,Cu、Ni、Pb和Zn基本处于中低风险,Cr基本处于无风险等级。重金属非残渣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非残渣态可分为两个集群,分别是Ni、Pb、Cu、Cr以及Zn、Sr,其中Sr和Zn环境污染风险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存在继续污染的风险,应该加强该地区金属矿开采和尾矿的管理和监督。 罗浪 刘明学 董发勤 向莎 张格格 宗美荣 杨刚 张倩 张伟关键词:重金属 赋存形态 少根紫萍对水中U(Ⅵ)的吸附和矿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室内水培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生植物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活体和干粉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能力,并对作用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少根紫萍2.5g·L^-1(FW)活体和1.25g·L^-1(DW)干粉在pH 5下对5mg·L^-1 U(Ⅵ)溶液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8.70%和95.55%。活体和干粉对U(Ⅵ)的吸附率随p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pH 4~5时达到最大,并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U(Ⅵ)初始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作用5min时,活体和干粉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率分别为13.90%和79.97%,在24h时吸附率均达90%以上,吸附逐渐趋于平衡。当U(Ⅵ)初始浓度增加至250mg·L^-1,活体和干粉对U(Ⅵ)的吸附量分别达到4.05 mg·g^-1(FW)和131.76 mg·g^-1(DW),相比Langmuir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少根紫萍对U(Ⅵ)的吸附行为,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r均在0.99以上。FTIR分析结果表明:少根紫萍表面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磷酸基等多种活性基团;SEM-EDS表明少根紫萍活体与水体中U(Ⅵ)作用48h后,大量片状无机磷酸铀晶体在其根系表面生成,结晶主要由P,O,U元素组成,不含C,其中P和U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76%和82.53%,原子百分比分别为25.19%和30.89%,而对照组P的质量百分比和原子百分比仅为0.24%和0.11%,干粉未观察到类似晶体存在。XPS分析结果表明:活体吸附后,部分U(Ⅵ)被还原为U(Ⅳ),而干粉吸附的铀主要以U(Ⅵ)形式存在。由此推断,少根紫萍干粉对U(Ⅵ)的吸附主要通过静电吸引,离子交换,络合配位等方式实现;活体对U(Ⅵ)吸附的同时还存在还原和矿化的过程,在U(Ⅵ)胁迫下活体根系表面会分解释放出无机磷酸根,与吸附的U(Ⅵ)及部分被还原的U(Ⅳ)结合矿化为难溶的氢铀云母。 聂小琴 董发勤 刘宁 张东 刘明学 杨杰 张伟关键词:铀 矿化 川西某退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迁移特征 近年来,多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中重金属的放射性,毒性,持久性和不可降解性等污染问题已引起公众和科学界广泛关注。以四川某铀矿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该退役铀矿区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和运移特征。在本研究区... 凌勤 董发勤 杨刚 刘明学 聂小琴 宗美荣 王萍萍 张伟 魏红福文献传递 锶的生物矿化与地球化学代用指标在古环境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中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作用、影响锶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锶的生物矿化行为所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和应用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锶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古环境重构,开展锶生物矿化的环境修复、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刘明学 黄婷 刘媛媛 孙仕勇 亢武 董发勤关键词:锶 生物矿化 溶液体系中微生物对光电子的响应 <正>自然界生物能量利用除光能/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外,鲁安怀等发现微生物能利用半导体光电子促进其生长。为了了解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对光电子的响应,课题组采用限制营养培养基与半导体材料混合体系在光照/黑暗条件下考察微生物的生长... 刘明学 董发勤 向沙 张格格 罗浪 魏红福 何辉超 胡文远 聂小琴 杨刚 王萍萍 张伟 陈晓明关键词:微生物 光电子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