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79A-4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79A-40)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马鸣潇金明兰金宁一鲁会军刘慧娟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O型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构建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O/LZ株基因组全长cDNA。方法根据FMDV基因组和克隆载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将FMDV基因组设计为4段,进行反转录和扩增(RT-PCR),得到的片段分别克隆到质粒pMD18T-vetcor,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MD18-S、pMD18-I、pMD18-P1和pMD18-P2)保存备用。然后对S区、I区和P2片段重新设计引物,其中S区的上游引物引入T7启动子序列;I区上游引物引入6个C,下游引物带有FMDV基因组中唯一酶切位点NruⅠ;用于3′端扩增的下游引物引入16个T,并以pMD18-S和pMD18-I为模板,对S区和I区进行融合PCR获得IS,以pMD18-P2为模板对P2片段进行2次PCR,获的带16个T的P3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MD18T-vetcor,在pBuescriptⅡSK(-)中进行长片段的连接,获得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结果获得O型FMDV O/LZ株全基因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O/LZ株FMDV全长cDNA。结论成功构建了O型FMDV O/LZ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为进一步获得具有感染性的FMDV分子克隆,并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马鸣潇金宁一刘慧娟沈国顺金明兰郑敏鲁会军贾雷力金扩世
-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CDNART-PCR基因组
- 口蹄疫病毒O/LZ株的分子特性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RT-PCR方法对口蹄疫病毒O/LZ株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O/LZ株除poly(C)和poly(A)外基因组序列长8 104nt,其中包括1 042nt的5′非编码区和6 969nt的多聚蛋白编码区。将O/LZ株与其它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O/LZ株与O/HNK/2002、O/ES/2001、O/CHP/TW/97等遗传关系最近,而与其它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属于O型口蹄疫Cathay拓扑型。与ME-SA拓扑型PanAsia株的毒株比较,两者在主要抗原位点1和位点3呈现出明显的以拓扑型为特征的氨基酸差别,提示两拓扑型毒株之间有较高的抗原差异。
- 马鸣潇金宁一李昌刘慧娟郑敏金明兰贾雷立张林鲁会军沈国顺王瑞林金扩世
- 关键词: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