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SH016)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郭星华才凤伟王嘉思郑日强储卉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农民
  • 8篇农民工
  • 8篇民工
  • 7篇新生代农民
  • 7篇新生代农民工
  • 7篇创业
  • 5篇城市
  • 4篇城市创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资本
  • 3篇资本
  • 1篇地区农户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新生代
  • 1篇影像
  • 1篇原生
  • 1篇制度环境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交往
  • 1篇社会流动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甘肃省社会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共中央编译...

作者

  • 3篇才凤伟
  • 3篇郭星华
  • 1篇王拓涵
  • 1篇包晓霞
  • 1篇郑日强
  • 1篇储卉娟
  • 1篇王嘉思

传媒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镇化背景下的生存选择——农民工城市创业影像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对创业风险的不同认知和自身实际,部分农民工开始以创业作为城镇化背景下在城市中的生存策略。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自我特质在是否创业以及创业能否持续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其中,高强度的成就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居安思危的心态和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成为创业成功必备的素质。与城市里普通创业者不同,成功之后的农民工创业者面临未来是留守城市还是返乡创业的难题。在此差异化的选择再次显现,从而使原初作为生存策略的创业分化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才凤伟
关键词:农民工城镇化创业
创业研究:现状、局限及超越被引量:2
2014年
创业研究是针对创业实践开展的理论性、系统性的研究活动。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的创业研究,发现目前的创业研究存在理论适用受限、制度变迁被忽视以及微观层次缺位三方面的局限。今后应在微观上关注创业者的生命历程、创业社会网络的研究;在宏观上回归对创业制度环境,尤其是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这些工作将会为超越现有研究提供可能。
才凤伟
关键词:创业创业研究生命历程制度环境社会网络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推拉之间被引量:25
2011年
文章尝试使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巨大的人口迁移流进行解释。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农村给予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依旧、"拉力"却越来越小;而城市给予他们的"拉力"和"推力"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推拉"因素之中有一部分制度性因素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歧视造成的"推力"过大、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导致"拉力"过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我们提出两条思路,一方面,城乡户籍限制的放开是根本途径,但先决条件是解决大城市"拉力"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城市的"人口退出机制"亟待建立。
郭星华王嘉思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
乡关何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述评被引量:13
2011年
在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新生代农民工的去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引起整个思想界和研究界的关注。文章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基本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梳理出两个基本研究方向———城市融入和返乡调适,从研究起点、主要判断、行为特征、社会后果诸方面刻画两个方向的基本特点,发现导致分歧的是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同理解,而如何理解城乡二元结构,则关涉到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发展判断和价值选择。文章认为,理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必须首先把握住其背后隐藏的模式之争,才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储卉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乡二元结构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创业与国家政策被引量:4
2012年
创业是劳动者对自身或他人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国家的相关政策会对创业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国家对海外归国人员和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众多政策优惠,但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创业却鲜有政策支持,不符合公共政策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为"流动的劳动力体制"及附着其上的其他政策的存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分层,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也遭遇瓶颈。为此,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流动的劳动力体制"的情况下,应对的办法是放松其他现有政策限制,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更好的政策平台。
才凤伟王拓涵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进城创业的历史嬗变
2014年
中国农民的进城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传统社会中,中国农民的流动以缓慢而刚性的特征存在。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后,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进城农民的数量进一步扩大,从事商业的农民并没有太多增长,但职业构成呈现多元的发展趋势。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加之城市自身承载力低下,进城创业的农民数量少之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进城创业的农民数量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民自身主体发生变化,农民进城创业将面临复杂形势下的转型过程。
才凤伟
关键词:农民创业社会流动社会变迁
农民工创业:留城还是返乡?——对京粤两地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农民工创业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相关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已有关于农民工创业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缺乏对创业地选择的分析。通过对北京和珠三角两地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地域属性对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地域属性不仅影响了两地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地选择倾向,还对影响其创业地选择倾向的因素产生作用。因此,今后的相关研究应给予地域属性足够的关注,不仅分析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还需要探索地域文化及其他地域要素的可能影响。
郭星华郑日强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珠三角
乡村社会网络:“原生”和“再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网络构型被引量:9
2014年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是一个充分利用乡村社会网络的过程。研究发现,乡情和血缘关系构成了乡村原生的社会网络,激发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意向,减少了他们的城市适应成本。通过城市生活中的非正式交往以及加入老乡会和地方商会等团体组织,乡村原生的社会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并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乡村社会网络中家人和亲属的支持贯彻创业的始终,从而构成最持久、最稳定的支持网络。
才凤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社会资本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与精神健康——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5
2012年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精神状态欠佳;影响其精神状态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层面,其中群体性交往尤为重要。研究认为,从根本上根除"流动劳动力体制"是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关键。在现有条件约束下,通过国家、企业和社区的协同努力,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性群体交往并进而增强其对城市的社会认同,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问题的可行途径。
郭星华才凤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交往
中国西北贫困地区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基于400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取向和分析工具。社会资本理论在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研究成果,正在受到扶贫领域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农户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西北农村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惠行为是贫困家庭积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投资形式;贫困农户的社会关系构型同质性较高,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紧密型关系,但缺少垂直型和跨越型关系;社会网络规模小,具有显著的封闭性,表现为存在大量无法跨越的结构洞。
包晓霞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户社会资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