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雷兴山曹玮徐天进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2003年秋周原遗址(ⅣB2区与ⅣB3区)的发掘被引量:5
- 2004年
- 自1999年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最初的田野工作主要围绕着建立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编年这一目标来开展,重点发掘了扶风县的齐家、云塘,岐山县的王家嘴、贺家、礼村等地点[2]。凭借这些地点的发掘收获,并参照过去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周原遗址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框架的搭建工作。
- 周原考古队徐天进徐天进孙庆伟种建荣
- 关键词:遗址考古编年考古学
- 论周公庙遗址卜甲坑H45的期别与年代——兼论关中西部地区商周之际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
- 2006年
- 2003年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祝家巷村北与马尾沟交汇的一条废弃水渠断崖上,发现了两片共有55字的刻辞卜甲。当时为了解卜甲的层位关系与共存状况,在卜甲暴露处开挖了一个约1平方米的小探方,两片卜甲出土于该探方的第4层[1]。为了进一步搞清卜甲出土单位的内涵,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周公庙考古队,于2005年4月对卜甲出土地点进行了发掘[2]。发掘显示,2003年出土卜甲的单位是一个灰坑,编号04QZH45[3]。2003年试掘探方的第4层,即为H45第1层。
- 雷兴山
- 关键词:遗址灰坑
- 周原遗址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一、前言以往对周原遗址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的研究,与遗址发掘情况及先周文化探索进程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在这一阶段,周原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发掘资料尚处在初步积累阶段[1]。虽然1976年开始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了不少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但仅有贺家墓地的资料发表较多[2],相关资料多未刊布。
- 雷兴山
- 关键词:遗址考古学文化
- 2003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调查报告被引量:6
- 2006年
- 一、调查缘起田野考古调查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田野考古实习期间,一般情况下均会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考古调查,以使学生掌握一般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本次调查活动即为2003年度田野考古实习的一个教学环节。至于调查地点的选择,多半会围绕一定的学术目标来确定。此次调查地点之所以选在周公庙附近的区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经过近几年在周原遗址的田野工作,结合过去已经积累的发掘和研究成果.
- 周原考古队张明惠(摄影)徐天进(摄影)董红卫(绘图)孙庆伟雷兴山宋江宁
- 关键词:考古遗址教学
- 2001年度周原遗址调查报告
- 2003年
- 2001年9月至12月,周原考古队于周原遗址进行第3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期间,为配合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的田野考古实习,同时也为了对周原及其周边地区遗址的分布情况取得更多的了解,我们在发掘工作的间隙,对眉县、岐山和扶风三县的13处遗址(图一)进行了地面踏查,并随机采集了部分遗物。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收获依调查时间的先后顺序报告如下。
- 徐天进孙秉君雷兴山齐东林
- 关键词:遗址考古
- 1999年度周原遗址ⅠA1区及ⅣA1区发掘简报被引量:3
- 2003年
- 1999年和2000年,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基本建立了周原遗址乃至整个周原地区西周时期详细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并获取了大量有关周原遗址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布局及聚落形态的信息。因此,拟定2001年度周原遗址发掘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徐天进王占奎付仲阳雷兴山
- 关键词:遗址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
- 西安袁家崖墓葬年代为西周说被引量:9
- 2008年
- 以往研究均认为西安袁家崖墓葬的年代为商代晚期。本文通过对该墓随葬品年代特征、商文化因素出现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墓的年代应为西周早期,并提出了一条区别关中地区商代与西周时期考古学遗存的断代标准。
- 雷兴山
- 关键词:西周
- 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前言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齐家村位于陕西宝鸡的扶风、岐山两县北界的交界处.20世纪50年代以后,齐家村周围先后曾多次发现西周时期的窖藏青铜器和墓葬出土的青铜器1,
- 曹玮
- 关键词:西周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