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09-364)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健平田玉珠杨景云张慧明杨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佳木斯大学绥棱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膜
  • 2篇体外
  • 2篇根管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性
  • 1篇生物膜作用
  • 1篇体外研究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显微镜
  • 1篇纳米羟基磷灰...
  • 1篇糊剂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共聚焦
  • 1篇激光共聚焦扫...
  • 1篇根充
  • 1篇根充糊剂
  • 1篇根管内
  • 1篇共聚焦

机构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绥棱县医院

作者

  • 2篇王健平
  • 1篇岳长军
  • 1篇杨玉娟
  • 1篇董波
  • 1篇张慧明
  • 1篇冯瑶
  • 1篇杨景云
  • 1篇田玉珠
  • 1篇王云锋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糊剂的体外抑菌性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根管充填糊剂抗菌作用有限,存在组织刺激性强、成形困难、根管封闭性较差及易降解等缺点。目的:比较不同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建立体外根管粪肠球菌、白色念球菌感染模型,评价pH8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pH9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pH10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在离体牙根管内的抗菌作用,并以氧化锌丁香油做对照。结果与结论:所有根充糊剂均具有抑菌作用。各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糊剂对粪肠球菌抑制作用实验组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组(P<0.05),不同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各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组不及氧化锌丁香油组(P<0.05),各pH值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组间比较,pH10纳米羟基磷灰石组>pH9纳米羟基磷灰石组>pH8纳米羟基磷灰石组(P<0.05)。结果表明,感染根管模型中,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对粪肠球菌的抑制作用好于氧化锌丁香油(P<0.05),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不及氧化锌丁香油(P<0.05)。pH=10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根充糊剂的抑菌作用最佳。
王健平王云锋冯瑶岳长军董波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抑菌性生物膜根管
和厚朴酚对根管内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和厚朴酚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口腔微生态中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XTT减低法评价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及黏附性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技术相结合,对常态及药物作用下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及活性进行观察。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5.63、31.25及62.5μg/mL的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2 000~15.63μg/mL的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率分别为90.13%~24.21%;24 h时常态生物膜结构中大部分是活菌,有少量死菌存在,生物膜厚度为(75.15±6.57)μm。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显示,62.5μg/mL的和厚朴酚对24 h生物膜作用后活菌百分比为(31.4±0.09)%,生物膜厚度为(33.14±6.66)μm,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制霉菌素相比,其抑菌活性相对较弱,但对生物膜厚度影响强于制霉菌素。结论和厚朴酚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
田玉珠王健平杨景云张慧明杨玉娟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和厚朴酚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