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99)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阎秀峰赵昕于洋谢国恩宋瑞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邯郸学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幼苗
  • 7篇喜树
  • 6篇喜树幼苗
  • 6篇菌根
  • 6篇丛枝菌根
  • 4篇喜树碱
  • 4篇菌根真菌
  • 3篇喜树碱含量
  • 3篇丛枝菌根真菌
  • 2篇接种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幼苗根
  • 1篇生长及光合特...
  • 1篇切片
  • 1篇侵染
  • 1篇微管

机构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邯郸学院
  • 2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7篇阎秀峰
  • 5篇赵昕
  • 3篇谢国恩
  • 3篇于洋
  • 2篇王洋
  • 2篇宋瑞清
  • 2篇赵伟
  • 2篇于涛
  • 1篇吴子龙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接种后共培养时间对丛枝菌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在前期工作中利用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从接种时期角度分析了喜树碱含量与菌根形成过程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继续观察了这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后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幼苗的共培养时间对喜树幼苗喜树碱积累的影响。分别用两种菌根真菌每隔7d接种一批喜树幼苗,第5批接种7 d后采样,获得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共培养时间分别为35、28、21、14、7 d的喜树幼苗样品,测定了菌根浸染状况和喜树碱含量。结果表明:(1)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均促进了喜树幼苗喜树碱的积累,表现为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单株幼苗所含的喜树碱量,喜树碱含量与幼苗生物量的乘积)的显著提高。(2)从接种后共培养时间的效果看,两种菌根幼苗各器官(根、茎、叶)及全株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均呈现随着丛枝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两种菌根幼苗的根和茎、根内球囊霉菌根幼苗的叶片和全株的的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在共培养时间增加至21 d时趋于稳定,而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的叶片和全株的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在共培养时间增加至28 d时达到最高,其后略有降低。(3)两种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同样随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共培养28 d后无显著变化。在一定共培养时间范围内,喜树碱含量和产量的变化与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及菌根形成之间具有对应性。
于洋于涛王洋阎秀峰
关键词:喜树幼苗丛枝菌根真菌喜树碱
混合接种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及二者混合接种(分别记为Am、Ss和Am-Ss)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促进了喜树幼苗的生长,菌根幼苗的生物量优于无菌根幼苗,混合接种Am-Ss的菌根幼苗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和单接种的菌根幼苗。丛枝菌根形成影响了喜树幼苗的喜树碱代谢,菌根幼苗根、叶片和全株的喜树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并且混合接种处理的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最高。
吴子龙赵昕
关键词:丛枝菌根喜树幼苗
一种同步观察喜树碱与菌根丛枝结构的方法
2008年
本文介绍一种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同步观察喜树碱、丛枝菌根及其结构的方法。喜树丛枝菌根经甘油浸润和明胶包埋后制成切片,再经酸性品红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波长488nm处激发光下可获得清晰的丛枝菌根透射图像,364nm处激发光下可获得喜树碱的荧光图像,通过两图像的叠加,在喜树丛枝菌根中得到喜树碱的定位图像。用此方法初步研究了喜树丛枝菌根的喜树碱分布。
赵昕谢国恩宋瑞清阎秀峰
关键词:喜树碱丛枝菌根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喜树幼苗根尖细胞微管结构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观察了喜树幼苗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微管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喜树幼苗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微管围绕细胞核密集分布,方向随机排列,伸长区细胞的微管聚集在细胞的两极,而成熟区细胞微管呈现规则的斜向平行结构或螺旋网状结构。
赵伟赵昕阎秀峰
关键词:微管喜树根尖免疫荧光标记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的侵染动态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3种丛枝菌根真菌——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Am)、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Gd)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对喜树幼苗的侵染动态。结果表明,随着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时间的增加和喜树幼苗的生长,丛枝菌根侵染率、侵染强度、丛枝丰度和泡囊丰度均随之增加。与Gd和Gi相比,Am更易于侵染喜树幼苗,且易于形成丛枝和泡囊结构。
于洋谢国恩阎秀峰
关键词:喜树幼苗丛枝菌根侵染
接种时期对丛枝菌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喜树幼苗不同生长时期接种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对喜树幼苗喜树碱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均促进了喜树幼苗喜树碱的积累,表现为喜树碱产量(单株幼苗所含的喜树碱量,喜树碱含量与幼苗生物量的乘积)的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导致幼喜树苗喜树碱产量的提高,早期(幼苗出土20天)接种主要是源于喜树碱含量的提高,特别是叶片喜树碱含量的提高,而晚期(幼苗出土60天)接种则主要是源于幼苗生物量的增加。
于洋于涛王洋阎秀峰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喜树幼苗喜树碱
喜树幼苗根生长过程中喜树碱的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喜树幼苗生长过程中各级根的喜树碱含量,分析了喜树幼苗根系中喜树碱含量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根的喜树碱含量和产量均为最高。随着幼苗的生长,整株根系及各级根的喜树碱含量都呈缓慢上升趋势,整株根系及各级根干质量与相应的喜树碱总量均持续增加。
谢国恩赵伟赵昕阎秀峰
关键词:喜树喜树碱根系
接种AM真菌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1
2009年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3属6种丛枝菌根(AM)真菌木薯球囊霉(Glomus manihot)、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光壁无梗囊霉(A.laevis)和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 sinuosa)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地表球囊霉外,其余菌根幼苗生物量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蜜色无梗囊霉、弯丝硬囊霉和透光球囊霉的菌根幼苗生物量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的1.6倍、1.4倍和1.3倍。与无菌根幼苗相比,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有显著提高,而胞间CO2浓度(Ci)与气孔限制值(Ls)则变化不明显。接种透光球囊霉、蜜色无梗囊霉、光壁无梗囊霉和弯丝硬囊霉的喜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而叶绿素b含量只有木薯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接种AM真菌对喜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小,只有透光球囊霉菌根幼苗叶片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接种木薯球囊霉和弯丝硬囊霉的喜树幼苗的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EQY)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弯丝硬囊霉菌根幼苗的光化学淬灭(qP)显著高于无菌根幼苗,非光化学淬灭(NPQ)则显著低于无菌根幼苗。
赵昕宋瑞清阎秀峰
关键词:喜树丛枝菌根叶绿素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