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CQ022)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绳秀珍唐小千战文斌赵娜邢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蛋白
  • 2篇牙鲆
  • 2篇球蛋白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海豚链球菌
  • 2篇大菱鲆
  • 1篇多聚
  • 1篇多聚免疫球蛋...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受体
  • 1篇中图法
  • 1篇重链
  • 1篇黏膜免疫
  • 1篇免疫保护
  • 1篇免疫球蛋白D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战文斌
  • 4篇唐小千
  • 4篇绳秀珍
  • 2篇邢婧
  • 2篇赵娜
  • 1篇丁冰洁
  • 1篇孙敏

传媒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菱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鱼类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pIgR)是黏膜免疫系统的关键因子,能够介导多聚免疫球蛋白向黏液中的转运和分泌。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RACE),首次得到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pIgR完整的cDNA序列,全长1 584 bp,该序列包含一个1 005 bp的开放阅读框及5’和3’UTR,编码334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大菱鲆pIgR氨基酸序列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鲀、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的序列相似性分别是74%、74%和59%,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多序列比对显示,硬骨鱼pIgR包含两个ILD(Ig-like domain),分别对应哺乳类的ILD1和ILD5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菱鲆pIgR和牙鲆的聚为一支。半定量RT-PCR显示,pIgR在健康大菱鲆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其中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表达最强。经灭活的鳗弧菌菌液浸泡处理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大菱鲆各组织中pIgR的相对表达量在72 h内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48 h内均有一个最高值出现,且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峰值出现较早,说明pIgR在硬骨鱼类黏膜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冰洁绳秀珍唐小千邢婧战文斌
关键词:大菱鲆黏膜免疫克隆基因表达
海豚链球菌3种免疫原对牙鲆血细胞吞噬及SOD、POD和ACP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制备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强毒株NUF849的福尔马林灭活全菌(FKC)、胞外产物(ECPs)以及全菌与胞外产物的混合物(FKC+ECPs)3种免疫原,以其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并在免疫牙鲆后第42天分别以海豚链球菌NUF849和NUF812攻毒。在免疫牙鲆后第7、14、21、28、35、42天及攻毒后第7天分别取样,测定血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以比较3种免疫原对这些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后尤其攻毒后,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均上升,FKC+ECPs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免疫组SOD活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并趋于稳定,攻毒后各组数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FKC+ECPs组数值最低;免疫组POD活力先升高,第28天起下降,攻毒后各组均下降,FKC+ECPs组始终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免疫组ACP活力也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峰值,以某株NUF849攻毒后FKC+ECPs组水平上升(相对于免疫后第42天),其他组显著下降;FKC、ECPs、FKC+ECPs对菌株NUF849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40%和90%,对NUF812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0%、30%和80%,FKC+ECPs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上研究表明,各免疫组均诱导了牙鲆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FKC+ECPs组效果最佳。
赵娜唐小千绳秀珍战文斌
关键词:海豚链球菌非特异性免疫牙鲆
大菱鲆mIgD重链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膜结合型免疫球蛋白D(Membrane-boundedIg,mIgD)重链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该基因全长3357bp,包含1个2997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99个氨基酸,基因结构为VDJ-μ1—δ1—δ2—δ3—δ4-δ5—δ6—δ7-TM。重链恒定区31~67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显示,其与庸鲽(78%)、鳜(71%)、牙鲆(68%)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大菱鲆mIgD的每个8恒定区内均存在色氨酸与半胱氨酸保守位点。利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硬骨鱼类免疫球蛋白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鱼类IgD聚为一大支,大菱鲆IgD与庸鲽及牙鲆聚为一支。利用RT-PCR分析了大菱鲆IgD重链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其在外周血白细胞、脾脏、前肾及中。肾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将大菱鲆腹腔注射福尔马林灭活鳗弧菌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前肾组织中mIgD重链基因应答表达量,结果显示,mIgD重链基因在注射鳗弧菌后呈显著下调趋势,在注射后8h时降至最低值,其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28,然后呈逐渐恢复上调趋势,在48h时mIgD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陈孔茂唐小千绳秀珍邢婧战文斌
关键词:大菱鲆免疫球蛋白D基因克隆
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抗原性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健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攻毒对象,检测了5株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菌株的毒力特性。结果显示,菌株NUF849、NUF812、NUF701、NUF693和NUF633对牙鲆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0×105、1.1×106、4.2×107、1.2×107和2.4×107 CFU/mL。以平板玻璃纸法分别制备5株海豚链球菌的胞外产物,SDS-PAGE分析其蛋白组成。结果显示,5株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均存在14、20、27、30、38、46、57和68kDa等主要蛋白条带,而36kDa蛋白条带仅存在于毒力较强的NUF849、NUF812和NUF693菌株。以强毒株NUF849的胞外产物免疫健康牙鲆,并在免疫后28d进行攻毒,取攻毒后存活牙鲆的血清对5株海豚链球菌的胞外产物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抗血清可与5株菌共有的46、50、62及88kDa蛋白条带发生阳性反应。以制备的强毒株NUF849和弱毒株NUF701胞外产物分别免疫牙鲆,在免疫后42d以菌株NUF812对免疫牙鲆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菌株NUF849和NUF701胞外产物对牙鲆感染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2.4%和16.2%。研究结果为揭示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毒力特性和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的筛选提供了参考数据。
孙敏唐小千赵娜绳秀珍战文斌
关键词:海豚链球菌牙鲆胞外产物抗原性免疫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