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47)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克红初凤友叶黎明章伟艳朱继浩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碳酸盐
  • 3篇南海北部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碳酸
  • 2篇冷泉
  • 2篇冷泉碳酸盐岩
  • 1篇地球化学元素
  • 1篇地球化学指标
  • 1篇烟囱
  • 1篇盐岩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碳酸盐岩
  • 1篇圈层
  • 1篇圈层结构
  • 1篇空间结构
  • 1篇甲烷渗漏
  • 1篇钙质
  • 1篇PETROL...
  • 1篇RARE_E...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初凤友
  • 3篇杨克红
  • 2篇章伟艳
  • 2篇叶黎明
  • 2篇赵建如
  • 2篇朱继浩
  • 1篇韩喜球
  • 1篇葛倩
  • 1篇董彦辉
  • 1篇许冬
  • 1篇杨海丽
  • 1篇马维林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cold seep carbonates from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East China Sea:implications to early diagenesis
2022年
Carbon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2013.The petrology,mineralogy,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and rare earth elements(REEs)of these samples were analyzed.Aragonite,high-Mg calcite,and dolomite were the main carbonate minerals,the contents of which varied greatly among the carbonate samples.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e common occurrence of framboidal pyrites.Theδ^(13)C values of carbonates varied from-53.7‰to-39.3‰(average of-47.3‰based on Vienna Pee Dee Belemnite(V-PDB),n=9),and theδ^(18)O values ranged from 0.6‰to 3.4‰(average of 1.9‰;V-PDB,n=9).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d that the carbonates precipitated during the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The carbon source was a mixture of thermogenic methane and biogenic methane,possibly with a greater contribution from the former.The oxygen isotope data showed that gas hydrate dissociation occurred during carbonate precipitation.The Ce anomalies suggested that the carbonates precipitated in an anoxic environment.A slight enrichment of middle REEs(MREEs)could be attributable to the early diagenesis.The structures,minerals,oxygen isotopes,and MREEs all indicated that the carbonates experienced some degree of early diagenesis.Therefore,the infl uence of early diagene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using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xies to reconstruct original methane seepage environments.
Kehong YANGZhimin ZHUYanhui DONGWeiyan ZHANGFengyou CHU
北部湾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空间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的分析方法,利用国家"908"专项地质调查在北部湾获得的312个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沉积物的特征元素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显示,北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到陆源碎屑类(SiO2)、粘土类(MgO)、海洋生物类(CaO)、人为有机类(P2O5)以及重金属类(Pb)等物质控制。研究区SiO2,MgO,CaO,P2O5
赵建如
关键词:空间结构地球化学元素表层沉积物
南海北部烟囱状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对南海北部陆坡具有圈层结构的烟囱状冷泉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囱内外层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内层碳酸盐含量比外层高,内层的碳酸盐矿物也更富含MgCO3,并且矿物颗粒较大,结晶程度较高;外层的铝、硅等陆源碎屑元素比内层含量高。内外层的碳、氧同位素也具有明显差别。对于研究的两个样品,内层的δ13 C分别为-40.80×10-3和-31.27×10-3,δ18 O分别为2.67×10-3和2.00×10-3,而外层的δ13 C分别为-31.26×10-3和-30.99×10-3,δ18 O分别为0.48×10-3和1.85×10-3。结合前人在该区域附近的研究结果认为,烟囱状碳酸盐岩具有内层比外层相对较负δ13C和较为富集δ18 O的特征。1mm间隔取样的δ13C和δ18 O剖面变化与烟囱状碳酸盐岩的圈层结构吻合较好,由外层至内层δ13C的变化范围为-27.50×10-3~-32.05×10-3,δ18 O的变化范围为0.78×10-3~2.34×10-3。外层6mm的δ13 C和δ18 O具有明显的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7。根据上述特征,讨论了渗漏甲烷流体的性质、扩散机制及对沉积环境的影响,推测具有圈层结构的烟囱状碳酸盐岩是由单一渗漏通道形成的,生长顺序有待进一步定年证实。烟囱外部6mm受海水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恢复南海北部陆坡甲烷渗漏系统、建立冷泉和热泉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意义。
杨克红初凤友赵建如韩喜球叶黎明章伟艳
关键词:圈层结构冷泉南海北部
南海北部甲烷渗漏的沉积地球化学指标(Sr/Ca和Mg/Ca)识别被引量:5
2014年
自生碳酸盐矿物是揭示甲烷渗漏过程及其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为了方便、快速地识别出自生碳酸盐矿物,在探讨了前人建立的端元组分模型(文石、高镁方解石、生物成因方解石和碎屑)在我国南海北部适用性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物全样中Sr/Ca和Mg/Ca值计算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两支沉积物柱状样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沉积深度均有含量不等的自生碳酸盐矿物。这一结果被X射线衍射结果和沉积物中存在晶形完好的自生高镁方解石和文石矿物所验证,表明利用前人建立的端元组分模型计算的结果具有可靠性。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出现显示该海域深受甲烷渗漏作用影响。利用地球化学指标(Sr/Ca和Mg/Ca)获得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含量垂向变化显示该区域甲烷渗漏具有强弱交替的周期变化。运用端元组分模型来获取沉积物柱状样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高分辨率剖面,从而识别甲烷渗漏信息非常方便,在大范围寻找甲烷渗漏和天然气水合物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杨克红初凤友叶黎明章伟艳许冬朱继浩杨海丽葛倩
关键词:甲烷渗漏碳酸盐CACA地球化学南海北部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中钙质生物壳体和自生碳酸盐矿物的Mg/Ca、Sr/Ca及其环境指示被引量:4
2014年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具有包裹结构和孔洞结构,并且含有丰富的生物遗迹。利用电子探针对位于不同结构单元(包裹结构和基质)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进行了 Mg/Ca 和 Sr/Ca分析,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 Mg/Ca 变化范围为0.50~39.19 mmol/mol,平均为12.50 mmol/mol,Sr/Ca 变化范围为0.06~2.90 mmol/mol,平均为0.53 mmol/mol;钙质生物壳体 Mg/Ca 变化范围为1.14~84.57 mmol/mol,平均为24.57 mmol/mol,Sr/Ca 变化范围为0.77~1.84 mmol/mol,平均为1.08 mmol/mol。Mg/Ca 和 Sr/Ca 的关系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均具有低到中等的 Mg/Ca、低 Sr/Ca 的特征,没有明显分组现象;但是钙质生物壳体却根据其在岩石中的结构位置呈现明显的分组现象,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具有高 Mg/Ca、中等 Sr/Ca 的特征,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具有低 Mg/Ca、中等Sr/Ca 的特征。根据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的 Mg/Ca 特征,认为基质钙质生物壳体是在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无机碳酸盐矿物的出现影响了其 Mg/Ca;而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是在非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由于生物扰动、灌洗等作用以包裹团块的形式保存在碳酸盐岩中。依据 Sr/Ca 在成岩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推测最初形成的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可能具有较现在高的 Sr/Ca。研究结果在甲烷渗漏信息地球化学指标提取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杨克红初凤友朱继浩马维林董彦辉
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南海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