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6039)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桂朋陆小兰宋贵生张亮王晓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氯甲烷和溴甲烷被引量:15
- 2010年
- 建立了海水中CH3Cl和CH3Br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吹扫时间12min、吹扫气流速50mL/min、吹扫温度40℃、干燥剂Mg(ClO4)2、液氮捕集、沸水解吸2min。本方法对CH3Cl和CH3Br的检出限分别为2.7和0.3pmol/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1.9%和7.1%,回收率分别为89%~97%和75%~85%。对海水样品保存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在24h内样品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在现场调查过程中,一般6h内可测定完毕,因此本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同时应用本方法对胶州湾表层海水样品中的CH3Cl和CH3Br进行了测定,其浓度范围分别为130~346pmol/L和3.90~20.7pmol/L,和文献报道的其它沿岸水体中的浓度一致,表明本方法能够满足海水中CH3Cl和CH3Br浓度测定的要求。
- 杨桂朋陆小兰宋贵生王晓蒙
- 关键词:氯甲烷溴甲烷气相色谱分析
- 黄海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和分布被引量:4
- 2009年
-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对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海洋是大气中VHCs的重要自然排放源,开展海洋VHCs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海洋对大气VHCs和全球变暖的贡献。于2006年4月对中国黄海微表层、次表层中6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表层中CHCl3,CCl4,C2HCl3,C2Cl4,CHBrCl2和CHBr2Cl的浓度分别为2.91~45.88(10.31±8.07),0.20~2.74(0.80±0.64),1.13~32.07(11.43±6.53),0.16~73.68(17.10±15.57),0.08~1.64(0.43±0.34)和0.22~14.20(4.35±3.53)pmol.dm-3;次表层中各浓度分别为2.02~38.55(10.38±7.80),0.12~2.14(0.80±0.54),1.50~26.80(11.90±6.74),0.96~73.45(16.58±14.97),0.06~1.88(0.42±0.34)和0.27~25.24(4.95±4.92)pmol.dm-3;总的来说,在微表层、次表层中CCl4,CHCl3,C2HCl3和C2Cl4浓度的水平分布由于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从近岸往远海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具有生物来源的CHBrCl2和CHBr2Cl在微表层和次表层中的浓度与叶绿素a(Chl-a)的分布相似,从近岸往远海呈现增高趋势。从微表层的结果来看,6种VHCs并未得到明显的富集,可能与微表层水与本体水的垂直混合有关。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6种VHCs在微表层和次表层的浓度与盐度、温度、风速、Chl-a等参数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估算出CCl4的海-气通量为-83.50×10-5g.m-2.a-1。
- 杨桂朋张亮陆小兰尹士序
-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微表层次表层
- 亚甲基蓝在水体系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水体系中亚甲基蓝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照射下,亚甲基蓝在人工海水中降解得最快,蒸馏水次之,而在天然海水中降解得最慢。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重金属离子(Cu2+,Zn2+,Cd2+,Hg2+)和腐殖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亚甲基蓝的光降解;而丙酮能促进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由此可见,重金属离子和腐殖酸可能是造成亚甲基蓝在天然海水中降解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 杨桂朋孙璐霓周立敏
- 关键词:亚甲基蓝光化学降解
- 夏季北黄海和渤海海水中几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通量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渤海和北黄海为研究海域,于2011年6月对其海水中4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浓度分布和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表层海水中CHBrCl2、CH3CCl3、C2HCl3和C2Cl4的浓度分别为5.33(0.66~12.65)、17.51(0.28~69.52)、12.33(3.44~34.91)和5.20(2.12~8.88)pmol.L-1,北黄海表层海水中4种VHCs的浓度分别为5.19(0.50~56.74)、11.12(2.73~22.32)、17.22(0.57~34.10)和7.90(2.59~26.82)pmol.L-1。由于生物生产、人为输入、陆地径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VHCs的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VHCs在表层和底层浓度较高,中层浓度较低。周日变化研究表明,由于受到阴雨天天气变化的影响,VHCs在傍晚和深夜浓度较大,中午浓度较低。采用Liss和Salter双层模型,估算了CHBrCl2、C2HCl3和C2Cl43种VHCs的海-气通量,在渤海其通量分别为35.06(0.90~108.72)、68.10(1.87~223.43)、26.15(0.25~110.76)nmol.m-2.d-1,在北黄海分别为34.50(-0.10~317.95)、36.70(0.06~162.3)、19.92(0.22~117.92)nmol.m-2.d-1,结果表明该海域在调查期间是大气CHBrCl2、C2HCl3和C2Cl4的源。
- 张苗苗陆小兰杨桂朋
-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周日变化北黄海海-气通量
- 冬季中国东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特征和海-气通量被引量:10
- 2013年
- 挥发性卤代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09年12月23日~2010年1月5日对中国东海表层海水和PN断面不同深度海水中4种挥发性卤代烃(VHCs)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HCl3、C2HCl3、C2Cl4和CHBr3浓度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23.04 pmol·L-1(6.04~107.81 pmol·L-1)、18.18 pmol·L-1(10.67~32.35 pmol·L-1)、3.72 pmol·L-1(0.39~9.77 pmol·L-1)和24.33 pmol·L-1(13.44~33.01 pmol·L-1).4种VHCs浓度水平分布总体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PN断面4种VHCs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上混合层(50 m以浅).4种VHCs浓度的分布总体上受到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及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2HCl3与C2Cl4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推测二者存在相似的来源;CHBr3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推测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海-气通量估算表明,冬季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HCl3、C2HCl3和CHBr3的源.
- 何真陆小兰杨桂朋
-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海-气通量PN断面
- 北黄海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北黄海常见的4种挥发性卤代烃(VHC)的研究表明,秋季北黄海表层海水中CHCl3,C2HCl3,CHBr2Cl和CHBr3的浓度和平均值分别为9.9~63.4(14.1±8.1),7.1~29.4(15.4±6.2),0.1~30.3(8.8±10.0)和4.2~56.4(21.6±12.2)pmol/dm3。这4种VHC在水平分布上呈现一定的空间变化,其浓度可能是陆地径流、人为活动和生物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的。VHC在垂直分布上受到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的不同影响,在不同站位有较大差异。周日变化研究表明,VHC具有一定的周日变化特征,受光照和潮汐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大值均出现在13:00—16:00。采用Liss和Slater双层模型理论对北黄海表层海水和大气之间CHCl3,C2HCl3和CHBr3的海-气通量进行估算,得到这3种物质在北黄海的海-气通量平均值和范围分别为14.8(0.2~104.4),23.2(1.8~93.0)和15.6(0.7~55.1)nmol/(m2.d)。结果表明,在秋季该研究海域是大气CHCl3,C2HCl3和CHBr3的源。
- 杨斌陆小兰杨桂朋任春艳张亮宋贵生
-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北黄海周日变化海-气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