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30022012011)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岳坤阳江华秦云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HbPPC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根据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其家族成员的1个全长cDNA,命名为HbPPC1,长度3025bp,包含5′-UTR34bp,3′-UTR93bp,开放阅读框2898bp,编码965个氨基酸。预测HbPPC1分子量为110.34ku,理论等电点为6.09。HbPPC1具有C3型PEPC的结构特征,其N端第9-17位残基是可逆磷酸化的不变序列-X-X-SIDAQLR,C端倒数第4位残基为谷氨酰胺(Q),第774位残基为丙氨酸(A)。HbPPC1与5条大戟科植物的PEPC序列(其中木薯2条、蓖麻2条、麻风树1条)的同源性达到9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PPC1与这5条序列聚在同一个进化支中。HbPPC1包含2个酶活性位点和7种类型的Motifs,二级结构以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Real-timeRT-PCR结果表明,HbPPC1在橡胶树胶乳、叶片、树皮和花中均表达,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胶乳HbPPC1的表达受乙烯利刺激影响,在乙烯利刺激4-72h后胶乳HbPPC1表达明显下调,表明HbPPC1在胶乳pH值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HbPPC1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王岳坤阳江华
- 关键词: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
- PR107两种割胶制度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S/2d3f对照)和S/2d3+ET2%Ga2(2)6/y(刺激)2种割制对PR107第3割龄胶树割胶,分析株次产量和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开割第1个月(未施乙烯利),2种割制株次干胶产量(RY)、胶乳转化酶最适活性(Vmax)、蔗糖含量(Suc)、无机磷含量(成)、硫醇含量(R—SH)、pH值递增,总同形物含量(TSC)递减。在5~11月(包含6个刺激周期).对照割制RY基本稳定,刺激割制RY周期性变化:刺激后第1、第2刀RY递增,第5、第8刀RY递减。在7~9月(第2蓬叶稳定后),2种割制Vmax、pH值均较高。对照割制TSC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超过40%.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稳定在35%~36%:刺激割制佰C在6月上旬至11月上旬基本稳定在33%。35%。2种割制Pi和R—SH在5~12月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割制相比,刺激割制Vmax、pH值、R、R—SH较高,TSC、Suc较低。刺激割制年株产干胶3.21奴,比对照割制高22.6%,树围生长量比对照割制低0.28cm.割线死皮率比对照割制高1%,显示刺激割制的一些副作用。
- 王岳坤阳江华秦云霞
- 关键词:橡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