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15023)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苏小四刘明遥吕航林广宇赵琪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主因子分析方法在确定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揭示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生物降解作用机制,通过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场地三期水化学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将各变量归纳为5个主因子,因子1主要由Ca2+,Mg2+,K+和Cl构成,与矿物溶解反应关系密切,因子2~5与石油烃污染物(总油)、生物降解产物(HCO3等)、电子受体(SO42等)和水化学环境指标(pH等)等相关性较强,表征了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以有氧呼吸、硫酸盐还原和硝酸盐还原为主)对水化学环境的影响,上述指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也进一步验证了反应的发生。同时,代表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主因子得分系数在场地污染源和污染晕上游位置为正值,其他位置均为负值,表明该位置地下水主要受微生物降解作用的控制,而矿物溶解作用则主要影响了污染晕下游和边缘位置的水化学条件。采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可以更进一步分析解释监测数据,为识别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发生和确定主要的氧化还原过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 吕航刘明遥苏小四林广宇
- 关键词: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生物降解主因子分析
- 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TPH污染特征被引量:4
- 2015年
- 为研究某石油烃污染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总石油烃(TPH)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特征,采集了119个场地包气带及含水介质样品进行TPH含量测试。针对测试结果应用累积频率法,通过求解样品TPH含量累积概率散点线性回归直线的交叉点,识别了场地总石油烃背景阈值,解决了由于累积概率曲线绘制因人而异造成的背景阈值识别不够准确问题,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石油烃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的TPH背景阈值为36.7 mg·kg-1。场地南部(污染源处)包气带介质垂向上石油烃污染程度逐渐变轻,含水介质为先变重逐渐稳定后变轻,随后稳定在中等污染水平上;场地中部包气带介质污染特征与南部相似,含水介质则仅在浅部受到石油烃的污染;场地北部的包气带介质及含水介质均处于石油烃的未污染或污染水平较低状态。包气带介质的石油烃污染程度重于含水介质。
- 赵琪苏小四左恩德武显仓马飞华
- 关键词:包气带含水介质石油烃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