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416)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付爱玲付琛项松涛吴静王庆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狂犬病毒糖蛋白中多肽片段作为脑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狂犬病毒糖蛋白(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RVG)中的多肽片段因其具有嗜神经性、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生物安全性等优势,目前已成为研究最为活跃的脑靶向药物载体。RVG多肽片段与蛋白质或核酸连接后,可直接将其输送到脑内。此外,多肽片段还可与载药多聚物、纳米粒子或脂质体等偶联,引导后者快速进入脑内。RVG多肽片段为化合物、蛋白质、质粒、siRNA、miRNA等生物分子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
- 陈利刚吴静罗朋付爱玲
- 关键词:血脑屏障脑靶向核酸
- RDP-p53融合蛋白对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4年
- 研究不同剂量RDP-p53融合蛋白对小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通过大肠杆菌Rosetta表达蛋白并纯化,SDS-PAGE确定RDP-p53融合蛋白准确性。同时,将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RDP-p53融合蛋白高、中、低剂量组,经腹腔注射给药,摘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DP-p53融合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获得表达。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成功制备RDP-P53融合蛋白,并为进一步研究RDP-p53融合蛋白抗神经胶质瘤药理作用时给药剂量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 赵博孙梅刘婷赖利金付爱玲徐兴然
- 关键词:P53炎症细胞因子
- 靶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的核酸转运被引量:2
- 2016年
-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遗传性突变和缺陷是多种线粒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根本原因。靶向线粒体递送核酸,可从根本上纠正mtDNA突变、挽救mtDNA损伤、阻断疾病进程。哺乳细胞内线粒体的核酸转运途径与细胞核的基因转染大不相同。该文综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递送DNA和RNA(tRNA、rRNA、mRNA和反义RNA)的有效策略,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一阐述。
- 付爱玲
- RDP多肽修饰的姜黄素隐形脂质体脑靶向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以源于狂犬病毒糖蛋白的新型衍生肽(RVGderived peptide,RDP)为靶向载体,研究其修饰的姜黄素隐形纳米脂质体的特征和脑靶向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出脂质体。体外释放实验考察释药情况。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姜黄素混悬液(CUR)、姜黄素脂质体(CUR-L)、RDP修饰的姜黄素隐形脂质体(RDP-CUR-L),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小鼠组织器官,HPLC法检测姜黄素在各组织的分布。结果制备的隐形纳米脂质体粒径在100 nm左右,分散性良好,包封率大于85%,制备重现性较好。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CUR、CUR-L和RDP-CUR-L后,CUR组并未在脑中检测到姜黄素,CUR-L组仅在脑中检测到少量姜黄素,而RDP-CUR-L组小鼠脑内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姜黄素。结论RDP能够引导脂质体入脑,这将为治疗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 项松涛赵明史现勋付爱玲
- 关键词:姜黄素RDP脂质体脑靶向
- 铱配合物对隐球菌性脑炎的靶向诊疗
- 2019年
- 旨在研究铱配合物对隐球菌具有高效杀菌作用,并显示脑靶向多肽引导的铱配合物可抑制脑部隐球菌生长,从而为隐球菌性脑炎的诊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使用MTT法检测隐球菌活性。此外,通过枕骨大孔向脑膜腔内注射隐球菌,制备隐球菌性脑炎模型,然后静脉注射脑靶向多肽引导的铱配合物,评价铱配合物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在将印度墨汁用于隐球菌诊断时,加入铱配合物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亮红色,能更清晰观察到匀浆中的隐球菌,从而可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出隐球菌感染。通过RDP多肽修饰的脂质体(RIrL)的脑靶向作用,铱配合物可迅速进入脑部并大量地积聚,达到杀菌的效果。与隐球菌性脑炎模型(平均存活时间为10 d)相比,靶向性铱配合物递药系统可使脑炎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到26 d。铱配合物的抑菌机制与其破坏了隐球菌细胞壁有关。结果表明,靶向性向脑内输送铱配合物的方法,将可能用于隐球菌脑炎的诊断和治疗。
- 王庆华王庆华付琛张华菁付爱玲
- 关键词:铱配合物DNA结合诊疗
- 双功能融合蛋白RDP-BDNF对东莨菪碱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融合蛋白RDP-BDNF穿越血脑屏障和神经保护活性的双重功能,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我们将新型穿膜肽狂犬病毒糖蛋白衍生肽(RDP)基因与BDNF基因融合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用ELISA法检测RDP-BDNF在脑和血清中的时效曲线;另外通过Morris水迷宫法研究融合蛋白对东莨菪碱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的机制。结果 RDP-BDNF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且能提高东莨菪碱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通过载体RDP介导实现蛋白质的入脑转运可能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 张苗苗张恩齐高飞燕吴静项松涛付爱玲
- 关键词:水迷宫胆碱能神经穿膜肽
- 新型穿膜肽介导p53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原核表达新型细胞穿膜肽RDP介导p53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的强弱.方法:以质粒pET28ap53为模板扩增p53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DP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DP-p53,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SDS-PAGE确定该蛋白准确性.同时,将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生理盐水)和RDP-p53融合蛋白高、中、低剂量(4mg/kg,2mg/kg,1mg/kg)组,经腹腔注射免疫,每隔2d给药1次,30d后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gG的含量.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p53基因已克隆入表达载体中;RDP-p53融合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获得表达.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G含量没有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RDP-p53融合蛋白,其免疫原性较弱且与给药剂量相关,为进一步研究RDP-p53融合蛋白对脑肿瘤的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 赵博刘婷孙梅赖利金付爱玲徐兴然
- 关键词:P53RDP免疫原性
- 外源线粒体抑制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肿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使肿瘤细胞在其缺氧和酸性的微环境中存活并增殖。然而,正常线粒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将从安乐死(颈椎快速脱臼处死)后的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静脉注射到荷黑色素瘤小鼠体内(本动物实验经西南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结果证明外源线粒体可极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别是青年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比老年小鼠中分离的线粒体更具抗黑色素瘤效能,肿瘤平均体积从13.5 cm^3显著降到3.4 cm^3,并且肿瘤平均质量从0.63 g显著降到0.22 g。其抑瘤的机制可能与外源线粒体在黑色素瘤细胞内,诱导线粒体自噬和细胞坏死有关。由于线粒体治疗(mitotherapy)可促进体细胞存活并已应用于临床,因此本研究证明的正常外源线粒体的抗肿瘤作用,有望将外源线粒体治疗作为一种抗肿瘤的治疗方法,还能使人们更深入理解外源线粒体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
- 王庆华王庆华付琛李晓荣付爱玲
- 关键词:线粒体黑色素瘤自噬坏死
- 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_2Ru(dppz)](PF_6)_2的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_2Ru(dppz)](PF_6)_2的抗菌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无机配合物[(Phen)_2Ru(dppz)](PF_6)_2的抗菌活性。为了阐明其抗菌机制,首先利用配合物自身荧光特性和核酸染料对DNA的竞争性结合所导致的荧光强度变化,以确定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然后通过DNA凝胶电泳,检测配合物与细菌基因组DNA结合后产生的效果以检测抗菌活性的机制。结果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_2Ru(dppz)](PF_6)_2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达0.2~0.4 g·L^(-1)。荧光检测显示,配合物能够与细菌DNA发生结合,以此为基础,配合物能够干扰细菌的转录过程,抑制细菌生长。结论本研究证明了多吡啶钌配合物[(Phen)_2Ru(dppz)](PF_6)_2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 刘汉杰付彬付爱玲付琛
- 关键词:多吡啶钌配合物DNA结合DNA降解
- 线粒体治疗在线粒体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 2018年
-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供应能量、维持胞内稳态等多种功能的细胞器。目前已知有上百种疾病与线粒体功能缺陷有关。研究表明,外源线粒体可直接进入哺乳动物细胞,并可通过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快速转移到动物或人体细胞内。线粒体治疗(mitotherapy)是通过将正常有功能的线粒体移植到具有线粒体缺陷的细胞中,从而对相关疾病进行防治的新策略。移植的线粒体在受体细胞内可发挥能量生成、维持自由基平衡、恢复细胞活力等功能。由于目前对线粒体相关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线粒体治疗将为其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 张华菁赵孟楠付琛付爱玲
- 关键词:细胞器移植线粒体疾病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