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2C62081569)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党志郭楚玲杨琛吴仁人章慧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菌源对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对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石油污染土壤和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为菌源,分离出芘降解菌和混合PAHs(菲、荧蒽和芘)降解菌共14株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分别属于9个菌属,其中2种菌源共有的菌属为Mycobacterium sp.、Ralstonia sp.和Shinella sp.。芘和PAHs的高效降解菌(CP16和CM32)均属于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来源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菌株CP16对芘(50mg/L)的7 d降解率为74.99%,CM32对PAHs(菲50 mg/L、荧蒽和芘各10 mg/L)的7 d降解率为100%。因此,以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为菌源更有利于获得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
- 伍凤姬张梦露郭楚玲廖长君陈梅芹陈梅芹
- 关键词:菌源多环芳烃焦化废水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
- 具有产表面活性剂功能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2
- 2013年
-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 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 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 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 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 mN·m-1降至30 mN·m-1。
- 章慧郭楚玲卢桂宁杨琛党志吴仁人
-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原油降解菌发酵条件优化铜绿假单胞菌
- 绿肥植物绿豆去除土壤中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探讨了绿豆植株、绿豆-根瘤菌体系以及绿豆生物质还田对土壤中芘去除效果的影响。60d的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与未添加根瘤菌剂的绿豆植株对芘的去除率分别为76.8%~89.2%和85.6%~90.4%,无植株灭菌与未灭菌的土壤中去除率分别为11.5%~24.6%和35.1%~63.9%。土壤中芘降解菌的数量与芘浓度正相关,而是否种植绿豆对其无显著影响,绿豆可能是通过为共代谢微生物提供底物以促进芘的去除。而25d的生物质还田模拟实验中,芘的去除率相对于空白可达13.84%。研究发现添加根瘤菌后种植绿豆并将绿豆收获后的生物质还田可作为加强污染土壤芘去除的有效措施。
- 陈强培郭楚玲廖长君徐稳定杨琛党志
- 关键词:绿豆根瘤菌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