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36001)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淑芬具本植唐炳涛汪源浩周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淀粉
  • 3篇酸酐
  • 3篇黏度
  • 3篇马来酸酐
  • 3篇丙烯
  • 2篇缔合
  • 2篇循环利用
  • 2篇三嗪
  • 2篇疏水
  • 2篇疏水缔合
  • 2篇羧甲基淀粉
  • 2篇希夫碱
  • 2篇利用率
  • 2篇醚化剂
  • 2篇聚丙烯
  • 2篇聚丙烯酸
  • 2篇聚马来酸
  • 2篇聚马来酸酐
  • 2篇交联
  • 2篇丙烯酸

机构

  • 17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淄博职业学院

作者

  • 17篇张淑芬
  • 6篇唐炳涛
  • 6篇具本植
  • 2篇张行荣
  • 2篇周小明
  • 2篇汪源浩
  • 1篇张曦文
  • 1篇易先君
  • 1篇王晓娟
  • 1篇王云明
  • 1篇腾晓旭
  • 1篇时建伟
  • 1篇史玉琳
  • 1篇徐华
  • 1篇曲园园
  • 1篇张建
  • 1篇袁剑鹏
  • 1篇黄昊飞
  • 1篇薄谷
  • 1篇杨晶晶

传媒

  • 7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染料与染色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黏度、高热稳定性羧甲基淀粉己酸酯的溶液性质被引量:6
2013年
以羧甲基淀粉(CMS)为原料制备了高黏度、高热稳定性的羧甲基淀粉己酸酯(CMSH)。用IR和TG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热稳定性质研究;通过Brookfield R/S-CC流变仪对羧甲基淀粉己酸酯溶液黏度性质和影响因素,如己酰基质量分数、浓度、剪切力、温度及溶液黏度的剪切恢复性质、温度敏感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己酰基基团后,可以降低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显著提高羧甲基淀粉的热稳定性和溶液的黏度值。但己酰基团的引入,不能提高CMS溶液黏度的抗剪切性和剪切恢复性。当己酰基质量分数为11.8%时,羧甲基淀粉己酸酯的初始热分解温度由260℃提高到300℃;溶液的黏度值由420mPa.s提高到32000mPa.s。
汪源浩具本植张淑芬
关键词:羧甲基淀粉黏度疏水缔合剪切速率
双醛淀粉-苯胺希夫碱的合成被引量:3
2012年
在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均相反应体系中,以双醛淀粉和苯胺为底物,乙酸为催化剂,N2保护下,合成了双醛淀粉-苯胺希夫碱。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双醛淀粉质量浓度为100 g/L,体系中乙酸体积分数3%,反应温度50℃,醛基与氨基的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12 h。在最佳条件下,以双醛摩尔分数为5%的双醛淀粉(DAS5)为底物的苯胺利用率为94%;以双醛摩尔分数为20%的双醛淀粉(DAS20)为底物的苯胺利用率为55%。通过FTIR、NMR和XRD对双醛淀粉-苯胺希夫碱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晓娟具本植张淑芬
关键词:双醛淀粉苯胺均相希夫碱
多胺基交联定形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桥基,将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到九乙烯十胺上,并进一步化学交联,得到新型高储能密度有机定形相变储能材料。采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显微热台拍照、X射线衍射(XRD)与热重(TG)分析技术分别对材料的结构、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热定形效果、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材料经化学交联后具有优异的热定形性能,相变潜热达到100 J/g以上,热稳定性优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王云明唐炳涛张淑芬
关键词:多胺相变储能聚乙二醇单甲醚
有机溶剂法合成聚马来酸酐:聚合残液的分析与循环利用被引量:4
2010年
以过氧化苯二甲酰为自由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研究了聚马来酸酐(PMA)最佳合成条件,即引发剂质量分数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6 h。通过对聚合残液的MS分析,聚合残液主要成分为马来酸酐(MA),通过聚合残液的酸值分析,得到MA的利用率为63.5%。针对MA利用率较低,将聚合残液循环利用。循环结果表明,经5次循环使用,MA的累计利用率可达90.3%,并随着循环次数增多,MA的累计利用率逐步增大。所合成聚马来酸酐经FTIR1、HNMR分析,结构正确;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每次循环产品PM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n保持在930~94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为1.12。
徐华唐炳涛袁剑鹏张淑芬
关键词:聚马来酸酐循环利用表面活性剂
2,4-二(3-磺酸苯胺基)-1,3,5-三嗪-6-淀粉醚的合成及黏度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以6-氯-2,4-二(3-磺酸苯胺基)-1,3,5-三嗪(BSTS)为醚化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合成了新型的含磺酸基团的淀粉衍生物2,4-二(3-磺酸苯胺基)-1,3,5-三嗪-6-淀粉醚(BSTSS)。考察了该醚化剂与淀粉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最佳制备条件为:n(BSTS)∶n(AGU)=0.4∶1,n(NaOH)∶n(AGU)=0.6∶1,反应时间4 h。通过IR、1HNMR表征了产品结构;通过GPC测量了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pH对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淀粉醚溶液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
丁成立具本植张淑芬
关键词:淀粉醚耐酸碱性造纸化学品
A Contraction-expansion Helical Mixer in the Laminar Regime
2014年
A contraction-expansion helical mixer which combines several features, viz. helical pipes for induction of secondary flows and sudden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array tor expansion vortices, has been designed to en- hance flow mixing. A fast competitive-consecutive diazo coupling reaction is used to test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contraction-expansion helical mixer. Furthermore, a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applied for data visu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extent of mixing. The mixing performance is found to be superior in comparison to the regular helical mixer in the range of Reynolds number from 170 to 1540. Moreover, the mixing time of contraction-expansion helical mixer was found to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25% compared to the regular helical pipe. Finally, a simple correlation i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mixing time.
梁栋张淑芬
Synthesis and dyeing performance of a novel polycarboxylic acid azo dye被引量:1
2011年
A novel reactive polycarboxylic acid dy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polymaleic anhydride(PMA) with 3-methyl-1-(4- sulfonylphenyl)-4-(4-aminophenylazo)-2-pyrazoline-5-one.Th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dy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UV-vis and ^(13)C NMR spectra.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dye on cotton were tested,and the novel dye possessed high fixation and good fastness.
Hua Xu Bing Tao Tang Shu Fen Zhang
关键词:DYEING
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性质
2012年
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阳离子助剂处理棉纤维,其水溶液性质影响助剂在纤维上的处理效果。考察水溶液黏度性质和电导性质,用助剂处理后纤维的无盐染色效果进行证明。结果表明:分子量低的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比浓黏度较小,用其处理纤维有利于助剂在纤维上分布均匀,染色纤维匀染性好;阳离子化度高的助剂在水溶液中电离能力较强,处理后纤维所带正电荷数量增加,染色纤维色深K/S值增大。
腾晓旭时建伟张淑芬
关键词:黏度电导无盐染色
低氨基含量聚丙烯酰胺-co-乙烯胺的可控合成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低碱用量下低氨基含量聚丙烯酰胺-co-乙烯胺的可控合成线性关系式。通过研究反应中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用量,降解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可知合成氨基含量小于50%的聚丙烯酰胺-co-乙烯胺化合物时,碱用量为聚丙烯酰胺物质的量的3倍即可,次氯酸钠用量与产物氨基含量有近似线性关系,应用元素分析对该线性关系进行了确认。降解产物聚丙烯酰胺-co-乙烯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000~1800,PDI在1.6~2.0之间。该线性关系式的建立为控制合成低氨基含量聚丙烯酰胺-co-乙烯胺提供了反应条件的设计依据。
杨晶晶唐炳涛张淑芬薄谷
己酰酯化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黏度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以羧甲基淀粉(CMS)为原料,己酰氯为酯化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吡啶为有机碱合成了己酰酯化羧甲基淀粉(HCM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对己酰酯化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5 g CMS,40 mL DMSO,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0 min,有机碱用量为1.0 g。通过IR、流变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及溶液黏度性质研究。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和己酰酯化取代度(DShexyl)的羧甲基淀粉溶液黏度性质(剪切速率0~500 s-1)的研究表明,达到临界聚集质量分数2.0%时,适当己酰基取代度(DShexyl=0.3)的HCMS,可以使羧甲基淀粉溶液的黏度由420 mPa.s提高到34 000 mPa.s(γ=5 s-1)。
汪源浩具本植张淑芬
关键词:羧甲基淀粉酯化疏水缔合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