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30208)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阳永荣王靖岱蒋斌波历伟杜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乙烯
  • 10篇催化
  • 10篇催化剂
  • 7篇聚乙烯
  • 6篇复合催化剂
  • 5篇乙烯聚合
  • 5篇偏最小二乘
  • 5篇偏最小二乘法
  • 5篇拉曼
  • 5篇拉曼光谱
  • 5篇光谱
  • 4篇双峰聚乙烯
  • 4篇光谱检测
  • 3篇动力学
  • 3篇聚合动力学
  • 3篇核壳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聚合
  • 2篇壳结构
  • 2篇核壳结构

机构

  • 21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作者

  • 21篇王靖岱
  • 21篇阳永荣
  • 14篇蒋斌波
  • 7篇历伟
  • 5篇杜丽君
  • 4篇陈杰勋
  • 4篇廖祖维
  • 3篇吴晶
  • 3篇张乐天
  • 2篇任聪静
  • 2篇吴文清
  • 2篇黄海波
  • 2篇叶健
  • 2篇陈美娟
  • 1篇孙婧元
  • 1篇王云兴
  • 1篇杨勇
  • 1篇魏舸裔
  • 1篇周琦
  • 1篇史玉立

传媒

  • 9篇化工学报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石油化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拉曼光谱的高密度聚乙烯质量检测被引量:8
2009年
密度和熔融指数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产品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通过拉曼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实现了对HDPE密度和熔融指数的同时检测。通过对2700~2970cm-1范围内HDPE的拉曼光谱进行PLS分析,发现了HDPE的密度与短支链数量的负相关,并建立了HDPE密度的PLS回归模型。模型所得密度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平均相对误差(ARD)和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950、0.09%和1.02,优于近红外光谱和基于凝聚态结构分析的拉曼光谱的检测结果。利用HDPE乙烯基含量与熔融指数的正相关,通过分析1288~1650cm-1范围内的拉曼光谱,建立了HDPE熔融指数的PLS回归模型,所得熔融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ARD和SEP分别为0.966、8.61%和0.99。与熔融指数的红外光谱检测结果相比,拉曼光谱的检测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
陈杰勋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拉曼光谱偏最小二乘法
无机/有机复合载体SiO2/MgCl2·xBu(OH)2/PSA负载TiCl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烯聚合行为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SiO2、MgCl2以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合成了SiO2/MgCl2.xBu(OH)2/PSA无机/有机复合载体并负载TiCl4,得到具有SiO2无机支撑层、MgCl2.xBu(OH)2加合物以及PSA有机载体3种化学环境的SiO2/MgCl2.xBu(OH)2/PSA/TiCl4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研究了复合载体组成对催化剂的载钛量、形貌以及乙烯聚合行为的影响。当PSA存在时,催化剂的载钛量明显降低。乙烯/1-己烯共聚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与SiO2/MgCl2.xBu(OH)2/TiCl4相比,无机/有机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的动力学曲线具有一段较长的受扩散控制的诱导期,并且随着PSA质量分数的增加,诱导期延长,动力学曲线由衰减型转变为上升-稳定型。由于复合载体具有多种化学环境,使得负载催化剂活性中心种类增多,共聚性能提高,聚乙烯产品分子量分布变宽,熔流比显著提高。根据聚乙烯树脂的扫描电镜照片,探讨了复合载体负载催化剂在聚乙烯生长过程中的破碎机理。
杜丽君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廖祖维吴文清
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乙烯聚合聚合动力学
高压法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数学模拟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研究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内各重要变量沿管程的分布,基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采用矩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对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求解,获得了反应器内物料温度、引发剂浓度、转化率、聚合物重均及数均摩尔质量和熔融指数沿管程方向的演化过程.同时,通过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变化、出口转化率和产品熔融指数与工业数据的对比,发现计算值与工业实际值符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此外,模型的温度预测可以反映管内的黏壁问题,为黏壁状态提供检测和指示.模型运算简便快捷且准确度高,能实现工业反应器的软测量和在线监测,为优化操作过程、制定生产决策、预防事故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张雷鸣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数学模型
有机/无机复合载体负载复合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时有机载体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P(S-co-AA))共聚物包覆在以硅胶/MgCl2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M-1催化剂)上,负载(n-BuCp)2ZrCl2后制得TiCl3/(n-BuCp)2ZrCl2复合催化剂,研究聚合物载体P(S-co-AA)在复合催化剂乙烯聚合中的作用.前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载体P(S-co-AA)共聚物对助催化剂MMAO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改变乙烯/1-己烯共聚合反应时间,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高温凝胶色谱仪(GPC)研究发现产物的形态、支化度、结晶度、熔融温度和分子量在聚合开始后40 min时均有明显的变化,表明,在聚合反应初期,催化剂外部的负载于有机载体P(S-co-AA)上的(n-BuCp)2ZrCl2催化剂主要参与反应,当聚合反应进行40 min后位于催化剂内部的M-1催化剂逐渐参与反应,当聚合反应进行至2 h时,M-1催化剂大量地参与反应.
历伟吴晶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复合催化剂乙烯聚合
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面倾斜角的声发射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测量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料位分布,从而确定其料面倾斜角。在冷模装置中系统考察了加料系数、搅拌转速、粉料性质以及底部循环气对料面倾斜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料系数、粉料性质和搅拌转速决定料面倾斜角的大小,而底部循环气无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加料系数、速度数、加料数等无因次变量,建立了料面倾斜角的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4%,可用于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料面倾斜角的计算。
刘伟曹翌佳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聚丙烯卧式搅拌床反应器声发射检测
乙烯气相聚合过程中氢气振荡操作制备双峰聚乙烯被引量:3
2009年
在单一气相反应器中,采用国产APE-1G(Cp*2ZrCl2·2LiCl·THF)型茂金属催化剂,通过强制振荡反应器内的氢气浓度制备双峰聚乙烯。实验考察了氢气浓度、振荡时间分配和振荡周期对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气的加入使得催化剂活性降低,产物分子量也减小。通过强制振荡氢气的浓度可以得到双峰分布的聚乙烯,Mw/Mn达到11.2-34.2。研究表明,通过调节氢气振荡操作的实验条件,尤其是调节振荡时间分配,可以很好地控制双峰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
历伟黄杏冰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双峰聚乙烯氢气茂金属催化剂振荡操作气相聚合
有机/无机复合载体负载复合催化剂生产聚乙烯共混物的共混性质被引量:2
2012年
引言聚乙烯共混物通常由不同分子量、不同支化度的两种聚乙烯级分"掺混"形成,广泛应用于改善聚乙烯产品的加工和使用性能[1-2]。聚乙烯共混物的熔融态和固态混合是否均一,是提高产品加工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3]。获得聚乙烯共混物的主要方法为机械共混法和反应共混法,
周琦历伟史玉立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复合催化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物
乙酰丙酮铁/双亚胺基吡啶体系催化乙烯齐聚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研究乙酰丙酮铁(Fe(acac)3)与双亚胺基吡啶类配体组成催化体系的乙烯齐聚行为,合成由乙酰丙酮铁和3种不同结构双亚胺基吡啶配体组成的催化体系.通过比较研究3种含不同取代基配体的催化体系的乙烯齐聚性能,发现配体取代基结构与齐聚活性和齐聚产物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合适的取代基位阻及电子效应是决定催化体系活性和产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反应温度对催化体系活性和产物分布具有较大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齐聚活性降低,齐聚产物分布向低碳数方向移动;随着n(Al)∶n(Fe)从500增加到3 000,齐聚活性先迅速增加,在n(Al)∶n(Fe)=2 000左右时达到最大,然后呈现下降的趋势,n(Al)∶n(Fe)对齐聚产物的分布基本没有影响.
秦伟张乐天历伟王靖岱阳永荣蒋斌波
关键词:乙烯齐聚Α-烯烃
乙烯和丙烯在低聚物-正己烷溶液中的溶解度及体积传质系数测定被引量:4
2009年
在高压搅拌釜中,利用气体间歇物理吸收技术,在温度343~393K、压力0.2~1.45MPa下,测定了乙烯-正己烷、丙烯-正己烷、乙烯-正己烷-低聚物(低分子量聚乙烯)和丙烯-正己烷-低聚物的气体平衡溶解度与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并回归出表观溶解热,使用PC-SAFT状态方程关联了汽液平衡数据,拟合得到乙烯/丙烯-正己烷-低聚物的kLa经验关联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系统考察了压力、温度和低聚物浓度对平衡溶解度和kLa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符合亨利定律,kLa略有降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乙烯在正己烷中的kLa增大,丙烯在正己烷中的kLa则减小;低聚物浓度增加,气体溶解度与kLa均降低。
孙婧元蒋浩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
关键词:乙烯丙烯正己烷低聚物
无机/有机复合载体负载TiCl_3/(n-BuCp)_2ZrCl_2的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包裹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表面,随后用表面改性剂n-BuSnCl3处理有机载体表面的官能团,最后在PSA上负载(n-BuCp)2ZrCl2制得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行为。实验首先通过BET、粒径分析、红外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采用n-BuSnCl3改性前后载体的结构特征。乙烯气相聚合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达2.56×107g PE.(mol Zr)-1.h-1.MPa-1。实验研究了不同聚合时间下聚乙烯产物的性质及外层PSA载体在聚合过程中的破碎行为,并与乙烯淤浆聚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剂对催化剂外层PSA载体的溶胀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点均匀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蒋斌波叶健吴晶王靖岱历伟阳永荣
关键词:复合催化剂气相聚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