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054)
-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应雄何俊琳刘学庆陈雪梅余秋波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Annexin A1在小鼠胚泡植入不同时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Annexin A1在小鼠胚泡植入期的作用。方法: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分析孕d3、d5、d7小鼠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显示pI约5.1、分子量约38kD的蛋白点在d3、d5上调,且在d5更明显。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和数据库搜索对此蛋白点进行鉴定;再用RT-PCR、原位杂交、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该蛋白点鉴定为鼠源性Annexin A1;d5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Annexin A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增加。结论:Annexin A1可能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 张群刘学庆陈雪梅王应雄赖雪梅何俊琳
- 关键词:ANNEXIN胚泡植入蛋白质组小鼠子宫内膜
- 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疾病特异蛋白的初步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和早期正常蜕膜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并观察两者之间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蜕膜组织蛋白,利用专用软件分析所得差异明显蛋白并使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双向电泳结果。结果成功建立了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和早期正常蜕膜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并鉴定出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结论 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的功能主要涉及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袭、自然流产蜕膜组织血管的重建以及蜕膜细胞的凋亡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自然流产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奠定了基础。
- 陈倩谭彬王应雄黎刚胡建刚余秋波
- 关键词:自然流产蜕膜蛋白质组学
-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MMP10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受孕3-7 d的小鼠子宫内膜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以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①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未孕小鼠均显著增加,且表达量从着床前期到着床后期逐渐增强,其中d6、d7表达最强,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论:MMP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参与着床中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以及胚胎的早期增殖与分化.
- 田真玲董艳玲余秋波刘学庆陈雪梅王应雄何俊琳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0着床子宫内膜小鼠
-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NAs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寻找自然流产模型小鼠(CBA/J×DBA/2)子宫蜕膜组织与正常妊娠小鼠(CBA/J×BALB/c)子宫蜕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和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利用miRCURY LNATMmicroRNAArrays 10.0检测两组孕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NAs的表达,筛选两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其进行功能检索和靶基因预测。结果 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率为30.9%,CBA/J×BALB/c小鼠胚胎吸收率为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s芯片数据表明流产蜕膜组织和正常蜕膜组织之间有13个miRNAs存在明显表达差异(ratios≥2.0或≤0.5),其中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5个。预测软件显示miR-21和miR-26a的靶基因分别是和妊娠相关的RECK和LIF两个因子。结论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21和miR-26a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在小鼠胚胎自然流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谭彬何俊琳刘学庆黎刚丁裕斌陈雪梅王应雄余秋波
- 关键词:自然流产MIRNAS子宫蜕膜小鼠
- 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胚胎植入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2008年
- 胚胎植入是人类和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检测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胚胎植入机制的研究领域。通过从整体上观察胚胎植入过程中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全面地筛选出大量胚胎植入相关因子,从而为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胚胎植入过程中的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 叶倩何俊琳王应雄
- 关键词:胚胎植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 多发性硬化症相关蛋白Mayven全长及结构域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表达及对报告基因激活作用的检测
- 2008年
- 目的探索Mayven在多发性硬化症病程中的作用以及寻找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通过PCR扩增得到Mayven基因全长P1及4个不同长度的Mayven基因片段,构建出包含Mayven全长P1及4个不同结构域片段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然后将其导入酵母菌株MAV203中,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因的激活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全长P1、片段P3、P4不能激活报告基因HIS3和LacZ的表达,而片段P7和P8可以激活报告基因的表达,Mayven的C末端可能存在一个转录激活区。结论提示在筛选相互作用蛋白时可以使用全长P1及片段P3、P4,但转录激活是否是Mayven的生理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 刘芳杜志银何俊琳王应雄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转录激活
- 自然流产患者绒毛EVTs的基因芯片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绒毛外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trophoblast cells,EVTs)侵袭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利用U133plus2.0芯片对自然流产绒毛和正常绒毛组织中EVTs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EVTs相比,在自然流产EVTs中,发现显著上调基因219个,下调基因293个,其功能主要涉及细胞粘附、免疫应答、代谢等。结论:与滋养层细胞细胞粘附、免疫应答、水解酶及凋亡等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滋养细胞侵袭行为变化及自然流产有关。
- 余秋波胡建刚王应雄黎刚谭彬何俊琳
- 关键词:自然流产基因表达谱
-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mTOR基因表达增高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法、免疫组化(SP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未孕、假孕及孕d3、d4、d5、d6、d7小鼠子宫内膜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研究mTOR基因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妊娠子宫内膜组织mTOR的表达较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显著增加(P<0.05);着床窗期表达最高(d4,d5),且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mTORmRNA和蛋白质表达主要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上皮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mTOR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规律性表达所调控的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可能是胚胎正常着床的分子机制之一。
- 曾兰何俊琳丁裕斌陈雪梅王应雄刘学庆
-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胚泡着床子宫内膜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
- 自然流产患者蜕膜MMP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人自然流产蜕膜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MMP10基因和蛋白在人正常蜕膜和自然流产蜕膜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10在人正常蜕膜和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正常蜕膜中MMP10基因(0.20±0.08)及蛋白(0.25±0.07)表达均较低,在自然流产蜕膜中MMP10基因(0.65±0.10)及蛋白(0.79±0.10)表达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MMP10主要表达在流产蜕膜的基质细胞。结论:MMP10在流产蜕膜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从而延缓自然流产。
- 余秋波李红梅董艳玲王应雄何俊琳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0自然流产蜕膜
- RNA干扰抑制nm23-M1基因表达对骨髓瘤SP2/0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08年
- 建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nm23-M1基因表达的骨髓瘤SP2/0细胞株,初步探讨nm23-M1基因对小鼠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针对nm23-M1 mRNA序列设计3个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分别构建表达这3个序列及阴性对照序列的pGenesil-1重组质粒,再转染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并经G41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3个重组质粒对nm23-M1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抑制效果,然后用MTT法观察抑制nm23-M1表达对SP2/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设计的3条siRNA不同程度地特异抑制骨髓瘤SP2/0细胞nm23-M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其中siRNA-2抑制作用最强,其对nm23-M1 mRNA和蛋白质的抑制率分别为74.4%和62.1%;且siRNA-2抑制nm23-M1基因表达后SP2/0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enesil-1-nm23-M1 siRNA重组质粒,筛选出稳定抑制nm23-M1基因表达的SP2/0细胞株,提示抑制nm23-M1基因表达有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m2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 叶倩陈科骆明勇董艳玲王应雄何俊琳
- 关键词:小干扰RNARNA干扰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