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60055)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梁勇袁伊玲吴正彪陈开颖更多>>
- 相关机构:安顺学院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歌师与史诗——以史诗《亚鲁王》为个案被引量:1
- 2013年
- 歌师是史诗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社会中的无文字民族而言,没有歌师就没有史诗的存在。但是,对于同一个题材的史诗,每个歌师又因其阅历的不同,他们之间所唱出来的文本和音乐唱腔都会形成不同的艺术个性。为此,本文根据已经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的相关资料,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架构,从史诗《亚鲁王》的传承人、故事内容和音乐形态三个方面入手,就这部史诗的音乐文化形态进行初步的阐释。
- 梁勇吴正彪陈开颖
- 关键词:歌师音乐形态
- 《亚鲁王》演唱传统探微
- 2014年
- 《亚鲁王》是苗族长篇叙事史诗,于2011年6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从"何处唱"、"唱什么"、"如何唱"和"为何唱"四个方面对《亚鲁王》的演唱传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最基本的问题。
- 梁勇袁伊玲
- “亚鲁”山歌的传统转化
- 2014年
- 民歌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中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裁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传统建构模式逐渐被新的建构模式所替换。"亚鲁"山歌作为地域性民歌,正是在此背景下完成了新的建构模式:演唱意愿他控性、演唱礼俗选择性和演唱内容指定性。此"三性"作为"亚鲁"山歌新模式建构基础,促使其传统的急剧转化。
- 梁勇杨正江
- 麻山“亚鲁”器乐文化探析——以芦笙为例
- 2017年
- 芦笙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史料记载苗族是最早使用芦笙乐器之一。结合芦笙考古史料,以贵州省麻山苗族地区"亚鲁"族裔芦笙为考查对象,论述它在"亚鲁"族裔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作为苗族的一种复合文化乐器,在当今社会发展及其意义。
- 梁勇袁伊玲
- 关键词: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