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000-57)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3H指数:9
- 相关作者:巨天珍刘光琇赵继超马金珠李沛祺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群落8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华山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在野外大量调查基础上,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指数,对林区华山松群落中8个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值大小依次为华山松、锐齿栎、披针叶忍冬、漆树、甘肃山楂、毛栗、辽东栎和少脉椴。华山松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988 8,其次是锐齿栎,为0.877 6,少脉椴最小,为0.352 9。该群落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表明多数种群间竞争较小。建群种华山松与其他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为0.079 1~0.101 3,而其他种群与华山松间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小,为0.015 4~0.069 0,华山松与毛栗的重叠值最大,为0.101 3,华山松与少脉椴的重叠值最小,为0.079 1。生态位相似比例在0.5以上的种群对有4对,占14.28%,分别是华山松-锐齿栎、华山松-披针叶忍冬、锐齿栎-披针叶忍冬和锐齿栎-漆树种群对,在0.5以下的有24对,占85.72%,表明群落中多数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较小。作为中国华山松的分布地之一,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具有暖温带针叶林生态位的特征。
- 巨天珍王立峰康丽丹赵继超李沛祺郝青张宋智
- 关键词:华山松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小陇山
- 近50a葫芦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6
- 2009年
- 根据静宁、秦安两站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葫芦河流域近50 a气候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结果显示近50 a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走向.利用Meyer小波及Morlet小波分别分析并相互检验校正葫芦河流域年均气温及年降水量的主要变化周期,其中:年平均气温普遍存在30 a以上,22,12~14,10 a左右的中长周期以及4~7,2~3 a的短周期,而年降水量存在30 a以上,20,12~14,10 a左右的中长周期以及6~8,2~4 a的短周期.近50 a葫芦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主要受当地降水波动的影响.
- 聂中青贾冰丁贞玉马金珠
- 关键词:气候变化小波分析
- 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丰富度指数R为10.6,多样性指数H′为1.422,均匀度指数Jsw为0.545,优势度指数C为0.413;(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大小顺序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区域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4)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的变化亦与之相反。本次调查为划定小陇山锐齿栎的保护区和进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早期研究相比,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
- 巨天珍李沛祺王彦师贺雄张宋智
- 关键词:锐齿栎林物种多样性西秦岭
-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被引量:35
- 2007年
-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极大的影响.通过对甘肃天水地区强降水和洪涝灾害事件资料的整理,对其强降水事件、洪涝灾害变化特征以及二者间地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有资料统计显示,天水地区没出现过整个区域性洪涝灾害,以局地洪涝灾害为主,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由于当地的土地蓄水性能很差,一般性的强降水就可能会产生洪涝灾害.随着气候变暖,这一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呈增加趋势,建议当前应加强对局地强降水事件的防范工作.
- 郭慧黄涛邓茂芝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 关键词:强降水洪涝灾害气候变化
- 宝天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支付意愿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平均支付意愿是条件估值法(CVM)推导环境物品总经济价值的一种表征尺度。以宝天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为例,采用支付卡式CVM研究方法,对沿线居民支付意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支付意愿在收入、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职业稳定变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群差异。t检验显示收入、教育两个变量平均支付意愿组间差异显著;而协方差分析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平均支付意愿在年龄、性别、职业稳定变量组间差异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支付意愿存在组群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利用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42.77元。
- 姚晓军孙美平张明军
- 关键词:条件估值法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宝天高速公路
- 牛背至天水高速公路路域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 2010年
- 牛背至天水高速公路工程通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环境地质安全存在诸多地质灾害危险.根据已有资料及野外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黄土湿陷等,其中滑坡、崩塌、泥石流等3种地质灾害共发育61处,规模不一.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整个评估区29处滑坡中,10处危险性大,9处危险性中等,10处危险性小;25处崩塌及潜在崩塌中,3处危险性大,12处危险性中等,10处危险性小;7条泥石流沟中,3条危险性大,2条危险性中等,2条危险性小.根据区内地质灾害的特征、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危险性,将评估区分为危险性大、中、小三个区:危险性大区为燕子关2号隧道出口-赵家窑段、宏罗村-街子间东柯河右岸段、尹家店-高家庄段;危险性中区赵家窑-宏罗村段、宏罗村-街子间东柯河左岸段、街子-尹家店段;危险性小区为燕子关2号隧道出口以东地段.地质灾害根据其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并结合宝天线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编制宝天公路路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 杨铁轮
- 关键词:地质灾害安全评价综合评估
- 天水地区降水时空特征及其对印度洋偶极子的响应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Mann—Kendall及自然正交分解(EOF)方法,对渭河流域上游天水地区18个降水观测站1956—2005年系列资料进行趋势检验与距平场的EOF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降水自1994年以来有明显减少趋势,并存在全部一致型、东西型和南北型3种典型的降水类型。其中,第一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占82.2%,全部一致型的降水分布类型在该区域为主导。同时,该区域降水与印度洋偶极子有较好的正、负相关性?其中,正相关的延时为7~8个月,负相关的延时为2~3个月:
- 赵鑫马金珠聂中青巫春平王刚
- 关键词:降水偶极子气候变化
- 天水定西公路路域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对策研究(2):地质灾害综合评估与防治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天水-定西高速公路通过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包括:16处原有滑坡复活的危险性;7处崩塌的危险性;2处泥石流的危险性.路基开挖≥20 m的高边坡有24处,其中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其危险性的有8段;隧道进出口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有16处;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滑坡危害的有13处;崩塌危害的有10处;泥石流危害的有28条.根据区内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危险性,将评估区分为危险性大、中和小3个区,其中属于危险性大的有3段;危险性中的有3段;危险性小的有2段.地质灾害根据其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
- 张惠清王世武岳平七李海军
-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评估
- 牛背至天水高速公路路域环境地质安全性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12
- 2006年
- 天(水)宝(鸡)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工程通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种类繁多,岩土工程和环境地质安全如果不加以重视,易造成道路的地质灾害,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将给未来运营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和经济损失.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公路路域环境地质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安全性评估内容,通过遥感技术等方法对地质和岩土工程信息提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对研究区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 吴敏慧沈永平
- 关键词:环境地质安全评价山区公路遥感
-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与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对比
- 2011年
- 根据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与黄土高原三个典型地区水文气象资料,运用M 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比近40 a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 a来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除1981—1985年有短暂的由暖变冷过程外,其余时期均显示出稳步变暖过程,且乌鞘岭西北部地区增温幅度明显大于且先于东南部地区;降水量在时间尺度上看,在乌鞘岭西北部波动增大,东南部有微小的减少趋势,空间尺度上显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量与气温普遍存在23 a和11-13 a的中长周期以及7-8 a和2-3 a的短周期。
- 贾冰雷文娟付素静聂中青
- 关键词:气候变化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分析内陆河流域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