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10069)

作品数:2 被引量:5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娜冯险峰陈镜明王绍强伍卫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蒸发
  • 1篇蒸散
  • 1篇蒸腾
  • 1篇中国陆地生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学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析
  • 1篇陆地生态
  • 1篇陆地生态系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作者

  • 1篇居为民
  • 1篇周蕾
  • 1篇伍卫星
  • 1篇王绍强
  • 1篇陈镜明
  • 1篇冯险峰
  • 1篇张娜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991年至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蒸散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3
2009年
净初级生产力(NPP)密切关联。基于1991年~2000年NOAA-AVHRR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土壤数据和其他摘要:生态系统蒸散(ET)的时空动态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因子,与生态系统的辅助数据,利用改进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BEPS),模拟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ET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10年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ET呈上升趋势,10年ET平均值为442.55mm/a;最高值为475.91mm/a,出现在温度和降水都达到峰值的1998年;最低值为425.59mm/a,出现在年降水量最少的1992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与年均温和年总降水量显著正相关,而年ET与年总降水量的相关性(R2=0.950,P<0.05,n=10)优于与年均温的相关性(R2=0.399,P<0.05,n=10),说明降水可能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ET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呈三级阶梯逐渐增加,与相应的降水分布格局类似;而基于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带的年ET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规律。从时间格局上看,ET的年内变化主要表现为单峰形式,而年际变化和相应植被类型及气候条件有关。全国年ET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异质性。
周蕾王绍强陈镜明冯险峰居为民伍卫星
关键词:蒸散蒸腾蒸发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尺度上推被引量:36
2007年
尺度推绎是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如何在一个异质景观中进行尺度推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是对当今生态学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环境问题的重大挑战。就目前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尺度推绎途径:空间分析法(如分维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随机(模型)法。基于相似性的尺度上推方法来源于生物学上的异量关联,可将其思想延伸至空间上,研究物种丰富度、自然河网、地形特征、生态学格局或过程变量和景观指数等。基于局域动态模型的尺度上推方法需要首先确定是否进行跨尺度推绎,以及是否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水平相互作用和反馈,然后再应用具体的方法或途径,如简单聚合法、有效值外推法、直接外推法、期望值外推、显式积分法和空间相互作用模拟法等。随机(模型)法以其它尺度上推方法为基础,根据研究的是单个景观,还是多个景观,采用不同的途径。理解、定量和降低尺度推绎结果的不确定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相关研究仍然极少。以上所有有关尺度推绎的方法、途径和结果分析共同构成了尺度推绎的概念框架。
张娜
关键词:生态学小波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