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CXJJ-09-S16)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健军郑小兵张伟卢云君张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新型的红外辐亮度绝对定标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辐亮度绝对定标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采用355 nm激光抽运偏硼酸钡(BBO)晶体,产生两个下转换光子波长分别为532.75 nm和1064 nm。利用这对可见-红外下转换相关光子对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在红外下转换光子方向注入1064 nm待测激光光源,通过测量532.75 nm的下转换光子信号的光子计数,实现1064 nm激光光源辐亮度的绝对定标,并将红外波段的测量转移到了可见光谱区域内。改变待测激光光源的功率,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线性。实验过程中设置输入光功率为3.39 mW,在对系统的各项损耗和效率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测量得到相应的辐亮度大小为4.09×1017W/(m2.sr),相对不确定度为4.78%。
- 卢云君李健军张伟郑小兵
- 关键词:遥感
- 基于参量放大的中红外辐亮度定标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介绍了基于参量放大方法定标中红外辐射源辐亮度的原理和实验装置,推导了不同偏振态的辐射源的辐亮度和单位模式光子数关系式。实验采用大功率连续532 nm激光泵浦非线性LiNbO_3晶体,产生632.8 nm和3.34μm波长的下转换光子,利用这对可见-红外下转换相关光子对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在红外下转换光子方向注入待测中温黑体辐射源,通过测量632.8 nm下的转换光子信号的光子计数,实现黑体辐射源在3.34μm波段光谱辐亮度的绝对定标,报道了1.53%的定标不确定度。
- 薛香群郑小兵李健军张伟李凯
- 关键词:参量放大
- 低温绝对辐射计国内比对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低温绝对辐射计是目前光学遥感定标和光学计量领域最高精度功率标准,其测量精度无法通过更高精度的标准予以校验,两个最高精度初级标准之间的实验比对是评价最高标准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和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在国内首次开展了低温绝对辐射计比对定标实验,分别利用两台不同致冷方式的低温绝对辐射计作为初级标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陷阱探测器B作为传递标准探测器,在632.8和1064nm两个波长对硅陷阱探测器B的绝对光谱响应度进行了绝对定标,测量的功率点分别为200和150?W.测量的绝对光谱响应度的相对差异分别为6.06×10?5和8.49×10?4,定标总合成不确定度分别为0.093786%和0.105166%,验证了参与比对低温绝对辐射计定标系统的稳定性、高精度和可靠性.
- 李健军史学舜郑小兵陈坤峰王恒飞张伟谢萍
- 关键词: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