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22B05)
- 作品数:33 被引量:695H指数:14
- 相关作者:李贵才戴特奇张文新张华刘青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 陶卓霖程杨戴特奇李雪
-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
- 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被引量:163
- 2014年
-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 陶卓霖程杨戴特奇
- 关键词:养老设施可达性
-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特征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 蔡莉丽马学广陈伟劲栾晓帆李贵才
- 关键词:珠三角
- 基于认知权利理论的土地权益分配模式变迁研究——以深圳市原农村集体土地为例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认知权利理论和协调博弈理论,对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博弈,是城市政府和原村集体及其成员,以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边界为基础,在各自的认知权利边界存在重叠、但未能被法定产权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其中,存在两种权益明晰的模式,一种是城市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进行产权安排实现收益边界的明晰,另一种是通过收益分配博弈自下而上推动产权边界的明晰,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博弈形成各方认可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而通过更新改造活动完成空间重构,将收益分配方案固化成明晰的产权边界。
- 聂家荣李贵才刘青
- 关键词:权益分配协调博弈城市更新
-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环中地铁线宝安区段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对传统的半径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轨道做缓冲半径建立起由内及外的范围等级区域,进而计算轨道沿线的带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半径维数,并记为"缓冲半径维数"。以深圳市环中线的宝安区段及其沿线的区域为例,计算并对比分析该区域不同土地类型的回转半径维数和缓冲半径维数,同时阐述了轨道线对沿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沿线的多种土地利用类型而言,缓冲半径维数比回转半径维数能更好地匹配实际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特征;轨道线对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有吸引作用,对工业用地有明显的排斥倾向,而对保留地则呈现出暂时性的突高特征,对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城中村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导向。
- 郭源园李莉
- 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借鉴耦合理论,建立了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系统,以潼南区为案例,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评价和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潼南区22个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是乡镇居民点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产业是影响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要因素,教育医疗则是影响生活功能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面积是影响居民点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潼南区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单核结构特征,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大部分乡镇规模-功能耦合处于拮抗状态,规模滞后状态,规模、功能建设发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应当积极培育县城以外的区域次级增长中心,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村镇居民点的规划中,应重视居民点经济规模的地位与作用,以求更为合理的预测居民点规模,并规划建设居民点功能。
- 孙方王炜廖聪张文新
- 基于中心性的乡镇居民点等级划分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乡镇居民点等级划分研究缺乏理论支撑以及县域经济发展中次级增长中心的选择等问题,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心地与中心性的内涵,建立了乡镇居民点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潼南区作为案例区,基于2014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潼南区22个镇街按中心性得分进行等级划分,并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确定了县域次级增长中心的培育对象。
- 孙方王炜廖聪张文新
- 关键词:区划中心性增长极
- 可达性测算中速度参数的敏感性研究——以闽赣两省机场人口覆盖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可达性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在考虑时间距离的可达性测算过程中,道路速度的设置会对可达性测算结果产生影响,但目前关于道路速度设置对可达性测算结果影响的研究仍较缺乏.以福建和江西2省的机场可达性测算为例,采用机场1.5h内覆盖的人口数量来衡量机场可达性,比较不同道路速度设定情景下的可达性评价结果,从而考察道路速度设置对可达性测算的影响.结果显示:道路速度设定的不同所导致的机场覆盖人口比例差异显著,其中县道速度对覆盖人口比例的影响最大;不同速度设定下各机场覆盖人口数排名前五的机场没有发生变化,而排名后5位的机场发生了位次变化,对道路速度的敏感性较高.
- 郑清菁戴特奇陶卓霖颜区鹏
- 关键词:可达性
- 职业型乡群聚居区的形成基础及机制——以深圳大望“攸县司机村”为例被引量:8
- 2014年
- 湖南攸县人依靠血缘、地缘关系获取劳务信息和空缺职位,进入深圳的出租车行业,形成了扎堆就业、同乡聚居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血缘、地缘关系网络是乡群职业集聚的基础,房价的过滤作用和社会政策的分选决定了乡群聚居区的空间形态。外部因素与乡群的职业需求和内部凝聚力共同作用,构成了乡群聚居区的综合形成机制。
- 莫筱筱刘青
- 关键词:社会空间
- 山东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被引量:51
- 2015年
- 运用DEA模型、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时空两个维度的分析和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总体上山东省城市化综合效率保持稳定,但需要增加投入水平来改善DEA有效的城市数量过少、规模报酬递增类型的城市过多的局面。2山东省经济发展经历了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稳定上升3个阶段,其区域差异大且差异性格局持续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集中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与济南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集中于鲁南、鲁西地区。3山东省各地市耦合类型以中度耦合类型和高度耦合类型为主,低度耦合类型、中度耦合类型、高度耦合类型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性和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的稳定性,而较高度耦合类型的城市对高度耦合类型的城市有很强的依附性。4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目前山东省处于呈倒"U"型分布的左侧发展阶段,城市化效率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能提高城市化效率并实现两者的最优。
- 刘雷张华
- 关键词:城市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