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KXJ11)

作品数:23 被引量:79H指数:8
相关作者:周冰峰朱翔杰徐新建周姝婧于瀛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蜜蜂
  • 13篇中华蜜蜂
  • 9篇东方蜜蜂
  • 9篇微卫星
  • 7篇微卫星DNA
  • 6篇种群
  • 5篇遗传分化
  • 5篇意大利蜜蜂
  • 4篇温度
  • 3篇遗传多样性分...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 3篇胁迫
  • 3篇历期
  • 3篇发育
  • 3篇发育历期
  • 3篇孵化
  • 3篇孵化率
  • 3篇翅脉
  • 2篇低温胁迫

机构

  • 3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吉林省养蜂科...
  • 1篇榆林市种蜂场

作者

  • 30篇周冰峰
  • 27篇徐新建
  • 25篇朱翔杰
  • 22篇周姝婧
  • 5篇王青
  • 5篇于瀛龙
  • 4篇郑秀娟
  • 3篇陈道印
  • 2篇魏太云
  • 2篇付中民
  • 2篇周莉
  • 2篇吴显达
  • 2篇夏晓翠
  • 2篇骆群
  • 2篇陈琳
  • 2篇赖康
  • 2篇杨凯杰
  • 1篇高宝国
  • 1篇陈晓雯
  • 1篇陈琳

传媒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昆虫学报
  • 5篇中国蜂业
  • 3篇中国养蜂学会...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RNA干扰技术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新方法取得进展
2014年
中蜂囊状幼虫病自1972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华蜜蜂主产区,成为饲养的中华蜜蜂毁灭性病害。虽然经40多年人工选育和自然进化,中蜂囊状幼虫病已不再具有毁灭性,但仍是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其感染1—3日龄幼虫,幼虫体内聚集大量的液体和病毒粒体,使其巢房不能封盖,病虫呈尖头状,体颜色由珍珠白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感病幼虫死亡之后,虫体会逐渐变得干枯,形成一个暗褐色如龙船状的鳞片。中蜂囊状幼虫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采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选育抗病蜂种,加强蜂群管理等。
夏晓翠张冯斌杨勤宏方冲伟冯栋魏太云周冰峰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毁灭性病害中华蜜蜂人工选育蜜蜂饲养
蜜蜂巢温及巢温调节研究进展
蜂群具有较强的调节蜂巢温度即巢温的能力,能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维持巢内所需的温度。这一特性减少了蜜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并能保证蜂群在生存中取得较大的优势。本文从蜂群中巢温的分布、影响巢温变化的因素以及蜜...
蓝华辉王青赖康朱翔杰徐新建周冰峰
关键词:蜜蜂
文献传递
贵州东方蜜蜂形态遗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32个形态遗传标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贵州省的8个样点和2个临近的广西省、重庆市的样点,共600只东方蜜蜂工蜂进行形态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发现贵州省的东方蜜蜂发生种群分化,贵州省各样点的东方蜜蜂与广西南宁样点和重庆万州样点发生明显分化.与广西南宁、重庆万州的东方蜜蜂相比,贵州东方蜜蜂个体和吻、翅和足等指标均较大.
骆群周姝婧徐新建朱翔杰经翩翩周冰峰
关键词:东方蜜蜂种群分化
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蜜蜂饲养管理技术在世界养蜂中非常独特,主要特征是饲养管理精细,在蜜粉植物资源不是很理想的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由于片面追求单群产量,导致养蜂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投入劳动多、产品质量差和养蜂收益低,改变我国蜜蜂饲养技术模式已成为当前蜂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规模化蜂场和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定义规模化蜂场与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的概念虽然有关系但有所不同,规模化蜂场重点在蜂场的蜂群数量规模,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重点在一个人能饲养蜜蜂的数量。
周冰峰朱翔杰周姝婧徐新建付中民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化蜜蜂养蜂生产机械化程度植物资源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应用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CSBV非结构蛋白,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的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获得RdRp基因原核表达蛋白.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抗体能与RdRp重组蛋白和感病中华蜜蜂幼虫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获得的抗体特异性高.利用制备的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发现其能特异地定位在感病中华蜜蜂血淋巴细胞内.
夏晓翠周冰峰魏太云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
低温20℃对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蜜蜂是狭温性昆虫的代表,低温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未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尚不清楚。【方法】将0~66 h卵龄的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放置在20℃下分别处理梯度时间。【结果】低温20℃导致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的孵化率下降,发育历期延长。0、3、6、9 h卵龄的卵对低温极敏感,处理0.5 h孵化率下降,处理4.0 h,全部死亡;发育12、24 h的卵在低温中处理4.0 h不受影响(P〉0.05),处理12.0 h,全部死亡;发育36 h以上的卵则较耐低温,处理12.0 h无影响(P〉0.05),处理36.0 h,各卵龄没有全部死亡,其中最低的孵化率为25.4%。12~66 h的卵在低温20℃下的发育历期(y)与处理时间(x)呈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发育历期延长的时间约等于处理时间长。【结论】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对低温20℃的敏感性与卵龄关系密切,低卵龄的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比高卵龄更易受低温影响。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温度对蜜蜂胚胎发育影响的机制奠定基础,也为蜜蜂的科学饲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琳徐新建王青朱翔杰郝振帮周姝婧周冰峰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未受精卵温度发育历期孵化率
温度胁迫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封盖子能量消耗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蜜蜂蜂子发育具有狭温性,偏离最适温度影响蜂子正常发育.为了揭示温度胁迫对蜂子能量消耗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29、31、35、37、38℃条件下,意大利蜜蜂工蜂封盖子不同发育阶段的能量消耗.结果表明:在29℃条件下,封盖子能量消耗受到抑制,但完成封盖期发育会增加糖、蛋白和脂肪的消耗量;31℃条件下,封盖子发育过程中的总糖和总蛋白的消耗也受到抑制,但完成封盖期发育消耗的总能量与35℃相同;37℃条件对封盖子能量消耗无影响;38℃高温胁迫抑制封盖子能量的消耗.
郝振帮徐新建周姝婧周冰峰朱翔杰
关键词:蜜蜂封盖子温度胁迫能量消耗发育
秦巴山区中华蜜蜂种群微卫星DNA遗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一种兼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授粉昆虫。本研究拟揭示秦巴山区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多态性现状,探讨中华蜜蜂的种群分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评估秦巴山区17个样点共979个蜂群的中华蜜蜂遗传多态性,以长白山中华蜜蜂和阿坝中华蜜蜂作为外群进行种群遗传分化分析。【结果】秦巴山区中华蜜蜂95%的差异来源于样点内,样点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02~0.037,基因流参数Nm为6.51~124.75,与外群的遗传分化分析中均显示秦巴山区中华蜜蜂不存在遗传分化。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77±0.1098,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364±0.13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7488±1.620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7.71±2.52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18±0.1152,香农指数(I)为1.5026±0.3754,这些参数均表明微卫星遗传多态性丰富。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过的地区,其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以及等位基因数均显著低于未发病地区。【结论】秦巴山区中华蜜蜂种群数量大,分布均匀,基因流水平高,在650 km距离范围内没有发生种群分化;秦巴山区中华蜜蜂微卫星遗传多态性丰富,仅部分地区中华蜜蜂遗传多态性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选择压而降低。
郭慧萍周姝婧朱翔杰徐新建于瀛龙杨凯杰陈道印周冰峰
关键词:中华蜜蜂遗传分化遗传多态性种群微卫星标记
福建东方蜜蜂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研究福建东方蜜蜂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在全省采集9个样点,共424群东方蜜蜂样本,进行线粒体DNAtRNA^leu—CO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RNA^leu—COⅡ片段序列包括93bp的非编码区和259bp的COⅡ编码区.在整个352bp序列中,共检测到23个多态位点和27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484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687,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93.福建东方蜜蜂各样点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总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003,各样点的基因流参数为49.75~249.75.
周姝婧朱翔杰徐新建吴显达周冰峰
关键词:东方蜜蜂种群线粒体DNA
广西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是生态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种群遗传研究能为东方蜜蜂遗传资源的发现、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广西是我国东方蜜蜂重要的产区和分布区之一。【方法】本研究通过33个形态标记、38个微卫星标记和tRNAleu-COⅡ片段的线粒体标记,对广西东方蜜蜂进行遗传分化、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根据形态逐步判别-聚类分析、主成分-聚类分析,微卫星DAPC、Structure分析、聚类树分析、Fst、AMOVA分析,以及线粒体的Fst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东方蜜蜂没有发生种群遗传分化。广西东方蜜蜂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水平在各样点间较为稳定,但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在广西不同样点间的差异较大。线粒体遗传结构易受人为影响,受人为影响小的9个样点线粒体结构中以Acmt01001为主要单倍型;在活框饲养技术发达的北流样点和北海样点,线粒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单倍型有2-3种,且Acmt01001比例不是最高的,这意味着人工育王等人为干扰影响较大。【结论】在广西环境基本一致且种群数量较大,基因流通畅的条件下,最远距离约650 km的样点间没有发生遗传分化,意味着东方蜜蜂仅由距离导致遗传分化的距离要大于650 km。根据广西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现状,对广西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周姝婧周姝婧徐新建朱翔杰于瀛龙徐新建熊长安周冰峰
关键词:东方蜜蜂遗传分化遗传资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