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151) 作品数:24 被引量:158 H指数:8 相关作者: 杜宇征 谷文龙 王增荣 王舒 金珊珊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莱芜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浅议高血压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2013年 探讨高血压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目前高血压病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高血压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应包括:医护人员注重的指标、患者注重的指标、实验室指标等3部分。高血压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疗效有一定意义。 刘新明 杜宇征 张丽丽 唐慎思 王舒关键词:高血压 疗效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潜在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以致其降压效果更平稳持久。文章旨在针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的潜在降压机制,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深入关注,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缩减终点事件的发生。 陆妍 杜宇征 陈爱霞 范晶 孟祥刚关键词:高血压病 焦虑 抑郁 针刺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优势 被引量:1 2014年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病的"潜伏期",若任其发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将大大增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关注高血压前期是防治高血压病关键所在。但目前学术界尚无普遍认可的早期干预方法。通过对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和危害的阐述,并浅析针刺干预高血压前期的优势,认为针刺作为重要的中医外治法在高血压前期的治疗方面具有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适于个性化治疗.且可双向良性调节。降压幅度适中等独特优势。 班海鹏 杜宇征 王舒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综述 被引量:9 2017年 中风患者出现便秘的时期不一样,有的出现在急性期,也有的出现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便秘的证型也不一样,临床用中药汤剂时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辨证施治,因人制宜,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有的中药汤剂对急症便秘患者不能即用即效,所以临床应研发中药注射剂,以填补泻下剂中没有中药注射剂的空白。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中风后便秘是当今社会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同时,医务工作者和家属还应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心理疏导,鼓励其战胜疾病。目前,国内外对中风后便秘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不明确,病例排除标准不统一,科研设计不合理,随机、对照、盲法等描述欠佳,数据处理的可信度较差等,今后应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以更好地评价中医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陈爱霞 路瑶 金玖 刘莹 杜宇征关键词:中风 便秘 中医内治法 中医外治法 针刺与针药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与针药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3.7)、中国知网(CNKI1979-2013.7)、万方数据库(1998—2013.7)有关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文献,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1066例符合标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在总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的疗效上与单用西药降压疗效相似。针药联合降压与单用西药在降舒张压方面虽无差异,但在总有效率、收缩压改善上均优于单用西药;症状积分评价上,针刺在改善头晕、头痛、心悸等患者主观症状方面优于单用西药。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上,针刺发生率低于单用西药。结论:针刺是很有价值的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一种安全绿色有益的疗法替代西药降压,而针药联合降压具有更好的疗效。 张燕军 栗振杰 高旸 杜宇征关键词:高血压 针刺 针药联合 META分析 人迎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4年 人迎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1],与肾、脾、肝、心、三焦、胆、小肠、冲脉、任脉、阴跷脉等经脉相通。解剖位置位于颈阔肌中、胸锁乳突肌前缘,有甲状腺上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和颈内、外动脉,分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有颈交感神经干、舌咽神经的窦神经,后外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正是由于人迎穴特殊的经络关系及复杂的解剖结构,成就了其特异性的脉法诊断和多样性的治疗功效[2]。 谷文龙 杜宇征 金珊珊 廖超 巩凤梅活血散风针刺法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活血散风针刺法对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cion,PHT)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HT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及针刺组各30例,两组长期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干预6周(30次)。观察针刺干预对PHT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干预6周、随访1年时PHT患者血压达标率、发展为高血压病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干预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血压达标率为56.7%(17/30),显著高于对照组[1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P〈0.01)。随访1年,针刺组血压达标率为36.7%(11/3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4/3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对PHT患者血压具有调控作用,并呈现逐步平稳下降趋势,并且可提高PHT患者血压达标率、降低PHT患者发展为高血压病的风险。 谷文龙 柳昌希 王增荣 巩凤梅 王涛 杜宇征关键词:针刺 高血压前期 血压 血压达标率 针刺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21年 高血压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严重的脑、心、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长期平稳降压,减轻靶器官损伤是高血压的治疗目标。针刺治疗在降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保护脑神经功能、改善心功能、减轻肾脏损害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细胞代谢、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基因表达等。现查阅相关机制研究报告,综述如下,旨在探索针刺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李波漩 孟祥刚 杜宇征关键词:针刺疗法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论管针的局限性 被引量:2 2016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灸在全球,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对针灸的深入认识及害怕针刺感染等原因,国外普遍使用管针治疗疾病。使用管针存在诸多局限性,文章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马芬 王增荣 李夏珍 高新新 杜宇征关键词:针灸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共58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西药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26,95%CI(1.13,1.41),P<0.000 1]、疗程后收缩压指标[MD=-9.98,95%CI(-15.87,-4.08),P=0.000 9]、疗程后舒张压指标[MD=-6.06,95%CI(-9.61,-2.51),P=0.000 8]及针刺即刻降压效应指标和疗程后随访长期降压效应指标等。结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述论点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品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陈宥伊 翟静波 石涛 李中正 吕建明 杜宇征 张春红关键词:针刺 人迎穴 原发性高血压病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