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114402) 作品数:14 被引量:113 H指数:5 相关作者: 范志金 刘秀峰 贾俊超 张海科 陶黎明 更多>> 相关机构: 南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放线菌10885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2007年 雪白链霉菌SPRI-10885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多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具有显著的除草活性,通过溶剂萃取、柱层析分离、HPLC等手段,从中分离得到5个主要活性物质。经过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确定10885-Ⅰ分子质量为453、分子式为C18H23N5O9、10885-Ⅱ分子质量为535、分子式为C23H29N5O10、10885-Ⅲ分子质量为551、分子式为C23H29N5O11;另外两个分子质量分别为254和270,分子式分别为C15H10O4和C15H10O5。综合各种谱图分析确定前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与文献报道的除草素herbicidin B、F、A相同,后两个与大豆异黄酮类物质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黄豆甙原(daidzein)一致。 徐文平 袁生 陶黎明 郭磊 雒军关键词:除草剂 微生物发酵 分离提纯 β-氨基丁酸诱导黄瓜抗黄瓜炭疽病筛选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006年 为了给新型植物诱导抗病激活剂的创制提供基本的筛选平台,测定β-氨基丁酸对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探索了β-氨基丁酸诱导黄瓜植株对黄瓜炭疽病抗性的活体筛选方法,并探索了经β-氨基丁酸诱导和挑战接种前后黄瓜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无离体的抑菌活性,20mmol/L的β-氨基丁酸可以诱导黄瓜产生70%以上的抗病效果。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经BABA诱导处理黄瓜第一叶真叶后,提高新生真叶的PAL和POD的活性;电泳分析发现,β-氨基丁酸诱导接种后的黄瓜叶片产生了病程相关蛋白(PRP)。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植物诱导抗病激活剂筛选的完整体系。 张永刚 范志金 刘秀峰 苑建勋 李正名关键词:Β-氨基丁酸 系统获得抗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病程相关蛋白 黄瓜炭疽病菌 Synthesis,Mass Spectrometric Studies,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3,5-Dimethoxyhomophthal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2007年 3,5-Dimethoxyhomophthalic acid was synthesized in four steps from 3,5-dimethoxycinnamic acid via a series of reactions including cyclization of 3-(3',5'-dimethoxyphenyl)propionic acid to 5,7-dimethoxy-1-indanone and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of methyl-2-hydroxy-2-[5,7-dimethyoxy-1-oxo-1H-inden-2(3H)-ylidene]acetate to 3,5-dimethoxyhomophthalic acid.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1H NMR,and MS.The biological evaluation experiments of 3,5-dimthoxyhomophthalic acid and the related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also carried out.Naturally occurring biologically active isocoumarins were prepared in a single step by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homophthalic acid with appropriate acid chlorides. GHULAM Qadeer NASIM Hasan-rama FAN Zhi-jinA facile synthesis of 2,3-dihydro-2-aryl-4(1H)-quinazolinones catalyzed by scandium(Ⅲ) triflate 被引量:4 2007年 2,3-Dihydro-2-aryl-4(1H)-quinazolinones were prepared in good yields via condensation of o-aminobenzamide with aldehydes promoted by a catalytic amount of Sc(OTf)3 under mild conditions. Jiu Xi Chen Hua Yue Wu Wei Ke Su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提纯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5 2006年 从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两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SPRI0518-Ⅰ和SPRI0518-Ⅱ。经过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等分析,确定SPRI0518-Ⅰ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生理活性已经得到证实;确定SPRI0518-Ⅱ为一组同系物,分子式分别为C36H64O4、C37H68O4,具有除草活性。 张李桃 孙军利 顾学斌 陶黎明 张一宾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摇瓶法结合HPLC测定新杀菌剂唑菌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12 2008年 为了给新型杀菌剂唑菌酯(试验代号:SYP-3343)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化参数,在建立水中微量唑菌酯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唑菌酯在纯水和缓冲液中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水中的唑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HPLC测定,HPLC测定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52nm,甲醇/双重蒸馏水以体积比为94/6混合作为流动相,当流速为1.0mL·min-1时,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上有效成分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检测。唑菌酯的保留时间约为4.2min。唑菌酯质量浓度在1.56~25μg·mL-1内相关性很好,决定系数R2为0.9999,回归方程为y=53.4960x-10.7480(x为唑菌酯浓度,y为色谱峰峰面积)。唑菌酯在0.01μg·mL-1、0.05μg·mL-1和0.2μg·mL-1质量浓度下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4.9%、106.5%和97.8%;摇瓶法测得唑菌酯在二次蒸馏水中的平均Kow为8993.59,平均lgKow为3.94±0.15;唑菌酯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3448.96,平均lgKow为4.37±0.12;唑菌酯在pH=9.0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43487.7,平均lgKow为5.36±0.26。研究结果表明,唑菌酯能很好地穿透植物叶表和真菌表皮,生物体对唑菌酯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酸度对药剂的Kow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药剂的高渗透性和强生物富集特性。 张海科 刘秀峰 范志金 贾俊超 钟增明 徐政专 刘长令关键词:元素有机化学 杀菌剂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新杀菌剂唑菌酯原药的HPLC分析 被引量:12 2008年 唑菌酯(试验代号SYP-3343)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新品种,为给该药的质量控制和环境参数的测定提供测试方法以及为其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药原药的HPLC分析方法,并得到了HPLC/MS的验证.最佳分析条件是采用250 mm×4.6 mm不锈钢ODS 5μm球型硅胶填料色谱柱,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该法能很好地分离唑菌酯与原药样本中的杂质,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86%,唑菌酯原药的平均含量为95.50%,标准偏差为0.39%,相对标准偏差为0.40%,线性相关系数平方(r2)为1.000 0. 范志金 张海科 马琳 刘秀峰 陈建宇 刘长令关键词:杀菌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核黄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新型生防制剂筛选靶标 2008年 植物和微生物可以自身合成核黄素,动物必须完全从食物中摄取,因此核黄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抑制剂可开发为杀菌剂或除草剂,对人畜安全、无副毒作用。论述了有关核黄素合成途径中抑制作用靶标位点、筛选模型和抑制剂种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今后研究思路。以催化核黄素合成途径最后3步反应的羟基磷酸丁酮合成酶DHBPS、二氧四氢喋啶合成酶LS和核黄素合成酶RS作为抑制作用靶标位点,离体和活体筛选抑制剂。新筛选靶标和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开发新型生防制剂。 王敏 周德健 裘娟萍关键词:生防制剂 酶抑制剂 粘虫中肠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中肠α-淀粉酶筛选了11种不同参数组合的3,5-二硝基水杨酸活性测定方法,并对其中最适组合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离体测定条件下,粘虫中肠α-淀粉酶活性的最优化测定参数为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H8.0,含有55mmol/L NaCl)、温度45℃、吸收波长480nm。Ca2+对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该优化法能够显著降低粘虫、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和家蝇Musca domestica等昆虫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且粘虫和德国小蠊α-淀粉酶的Vmax值增大,但黄粉虫、淡色库蚊和家蝇α-淀粉酶的Vmax值均明显减小。结果说明,在该优化体系下,粘虫α-淀粉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增强,最大反应速度增大,测定酶活性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显著提高;同时该优化体系也可作为测定德国小蠊α-淀粉酶活性的优化方法,但不适合作为黄粉虫、淡色库蚊和家蝇α-淀粉酶的最优化测定方法。 孔玉萍 黄青春 刘曼慧 丰俊 刘扬关键词:粘虫 Α-淀粉酶 参数优化 动力学常数 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作用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23 2007年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可以从昆虫和脊椎动物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特点、新烟碱类杀虫剂同nAChR天然激动剂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分子特点以及激动剂和受体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加以说明。激动剂的分子特点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和ACh药效基团在静电性上分别显示负电性和正电性。用昆虫α亚基和脊椎动物β亚基组成的杂合受体同激动剂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体亚基上不同氨基酸残基与不同激动剂结合电生理效应的特点上。研究结果发现,ACh结合部位D环上的碱性氨基酸对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作用尤其明显,同时C环上YXCC模序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吡虫啉结合部位的芳香氨基酸残基有可能在稳定激动剂四氢咪唑环部分上起作用。乙酰胆碱结合蛋白的晶体结构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D环上碱性氨基酸残基在新烟碱类选择机制上的作用。 贾俊超 苑建勋 范志金关键词:新烟碱类杀虫剂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分子机理 碱性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