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3116)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陈艳霞陶骞康婧李明芳廖玲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极
  • 2篇PT电极
  • 2篇CO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行为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氧还原
  • 1篇生物电催化
  • 1篇碳纳米管
  • 1篇漆酶
  • 1篇酰胺
  • 1篇温下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聚芳酰胺
  • 1篇OXIDAT...
  • 1篇
  • 1篇DIFFER...
  • 1篇ELECTR...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陶骞
  • 4篇陈艳霞
  • 3篇康婧
  • 2篇刘少雄
  • 2篇李明芳
  • 2篇廖玲文
  • 1篇廖铃文
  • 1篇曾涵
  • 1篇徐杰
  • 1篇耿斌
  • 1篇蔡俊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Chines...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室温下Pt电极上CO的脱附机理
2011年
利用流动电解池与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室温下Pt电极上COad的脱附机理与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溶液中有Cl-或硫酸根等离子时,室温下未观察到COad从电极表面脱附.但是当溶液相存在与COad的吸附能相当甚至比之更大的粒子如CO或CN-时,COad可以被取代而从电极表面脱附.红外光谱表明吸、脱附过程中CN-ad与COad的红外谱带强度存在反线性的关系,而且变温实验估算得到COad的脱附能垒小于40kJmol-1,该脱附能垒远比CO的吸附能(>60kJmol-1)小.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室温下COad在Pt电极上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据此结果,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我们早先提出的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的历程与能量来源.
刘少雄康婧耿斌陶骞陈艳霞
关键词:铂电极CO
Pt电极上CO的同位素取代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依据偶极耦合理论和相干势近似方法,合理选择粗糙电极上吸附分子的频率分布函数、一氧化碳(CO)吸附层的结构参数以及偶极耦合作用常数,对13CO/12CO同位素取代过程记录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只有在拟合过程中引入低频CO分子优先取代,就可成功地模拟整个同位素取代过程的红外光谱随表面吸附的13CO/12CO组分的变化,并由此提出了吸附驱动的脱附机理,COad的脱附不是热激发脱附,而是吸附到表面的CO分子为其邻近位置COad的脱附提供能量.伸缩振动频率较低的COad处于台阶或缺陷位等较开阔的位置(尽管其吸附能较高),周围有较大的空间,利于来自溶液的CO分子的吸附,因此在台阶或缺陷位优先发生同位素的取代.
梁桑梓刘少雄廖玲文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CO
Oxidation of Carbon Supports at Fuel Cell Cathodes: Differential Electrochemical Mass Spectrometric Study
2010年
The effects of O2 and the supported Pt nano-particles on the mechanisms and kinetics of the carbon support corrosion are investigated by monitoring the CO2 production using differential electrochemical mass spectrometry in a dual-thin layer flow cell. Carbon can be oxidized in different distinct potential regimes; O2 accelerates carbon oxidation, the rates of CO2 production from carbon oxidation in O2 saturated solution are two times of that in N2 saturated solution at the same potential; Pt can catalyze the carbon oxidation, with supported Pt nanoparticles, the overpotential for carbon oxidation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without loading in the carbon electrode. The mechanism for the enhanced carbon oxidation by Pt and O2 are discussed.
李明芳陶骞廖玲文徐杰蔡俊陈艳霞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1
2010年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曾涵廖铃文李明芳陶骞康婧陈艳霞
关键词:漆酶氧还原生物电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