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201052)
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201052)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伟殷德涛崔志瑞蔡丽霞骆晓飞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31在原发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1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的诊断、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吸烟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方法对75例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miR-31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癌旁正常组织的6.48倍(P<0.001)。吸烟患者miR-31的表达量是不吸烟患者的3.06倍(P=0.033)。在NSCLC中,与肿瘤长径≤3 cm肿瘤相比,长径>3 cm肿瘤中miR-31的表达量较高(P=0.045)。无论淋巴结转移与否,其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3)。结论 miR-31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不同肿块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吸烟的关系,提示其可能成为肺癌的筛查、诊断及预测肿块大小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 王生王启鸣王慧娟李鹏马智勇樊青霞
- 关键词:肺癌MIRNA生物标志物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相关因子1(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MSP)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PTC及其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NCE)中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在NCE中,无一例出现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PTC组织中有35.7%(25/70)出现甲基化(x^2=27.206,P〈0.01),且甲基化状态与PTC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CE和PTC中,XAF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0/70)和55.7%(39/70)()(。:36.458,P〈0.01)。在PTC中,病理分级I级和Ⅱ级组,XAF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5%(27/40)和40.0%(12/30),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组中分别为35.7%(10/28)和69.0%(29/42),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54和7.565,P〈0.05);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x^2=8.864,P〈0.01)。结论XAF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殷德涛陈国李红强郑湘予王勇飞张艳江金花王庆端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基化X染色体
- 提高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成活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自体颗粒脂肪是一种良好的自体软组织填充物,具有来源充足、获取方便、无排异反应等优点,但移植的颗粒脂肪吸收率高、成活率低及移植后发生感染、坏死等将影响其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对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大量学者在移植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本文就颗粒脂肪在获取、处理、移植方式等方面对促进脂肪移植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董欣欣张正文
-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影响因素
- PU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配对癌旁组织(NCE)中的表达,探讨PUMA在PTC发生发展中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PTC及NCE组织PUMA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vrc及NCE细胞中的凋亡。结果PUMA蛋白在PTC和NCE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24/60)、63.33%(38/60)(X。=6.541,P〈0.05)。PUMA在PT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PUMA在PTC中的表达与其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相关(,=12.113,P〈0.01)。结论PUMA作为一种促进凋亡的抑癌基因,参与了PTC的凋亡及发生发展,与PTC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殷德涛李红强郑丽丽陈国卢秀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末端标记法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隐睾患儿生殖细胞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对隐睾患儿生殖细胞肿瘤抑制蛋白p53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21waf/cip1)表达的影响,探讨隐睾患儿HCG治疗是否损伤睾丸生殖细胞及其机制。方法 60名隐睾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和HCG加手术组(30例),单纯手术组患儿只接受手术治疗,HCG加手术组患儿于手术前给予HCG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睾丸生殖细胞p53和p21waf/ci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纯手术组相比,HCG加手术组p53mRNA表达增加,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21waf/cip1mRNA的表达HCG加手术组较单纯手术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睾患儿给予HCG干预后,可使p53基因表达增加,p21waf/cip1基因表达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睾丸生殖细胞增殖障碍。
- 罗向阳张振武曹振杰王伟
- 关键词:隐睾症P53
- 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及其神经畸形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对患者的体格检查情况以及全脊柱CT、全脊髓MRI、双下肢肌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有63例(51.6%)合并脊髓畸形,其中脊髓栓系(TCS)69.8%(44/63);脊髓纵裂(SCM)占60.3%(38/63),包括Ⅰ型脊髓纵裂占68.4%(26/38),Ⅱ型纵裂占31.6%(12/38);脊髓空洞27%(17/63);脊膜膨出占20.6%(13/63);椎管内囊肿占17.5%(11/63);Chiari畸形4.8%(3/63)。[结论]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发生率高,并且常表现为多种脊髓畸形同时存在。合并神经畸形的患儿常表现为腰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足畸形和双下肢不对称,但对于不同神经畸形其与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 刘福云骆晓飞夏冰李剑峰卜建文王志岭
-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脊髓栓系脊髓纵裂
- 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
- 2012年
- 目的优化脐血单核细胞(UCB-MNCs)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影响UCB.MNCs培养的各因素,优化培养条件。设立优化组、对照组(UCB-MNCs以1.0×10^6/L接种于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其后检测各组培养细胞增殖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对各组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筛选后优化培养条件为:低糖DMEM培养基中含20mg/LbFGF、50μg/L干细胞因子(SCF)、10峙/L重组人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培养瓶用层粘连蛋白(LN)包被。原代培养的细胞密度优化组细胞(108.15±6.90)增殖优于对照组(51.4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代UCB—MNCs中MSCs含量优化组(94.87%)优于对照组(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可以筛选出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条件。
- 孙剑瑞王琳王树凯殷德涛宋来君杨波
- 关键词:脐血单核细胞
-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时的表达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时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早产大鼠生后6 h内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置于常压空气中,高氧组置于浓度为60%的高氧舱中,两组均于出生后第3天(P3)、第7天(P7)和第14天(P14)各随机取8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时间两组肺组织FABP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FABP4的含量。结果 FABP4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两组FABP4蛋白和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两组BALF中FABP4的含量均随鼠龄递增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至P14时最高。高氧组肺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在P7、P14,FABP4蛋白的表达在P3、P7及P14时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氧组BALF中FABP4的含量在P7、P14时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高氧肺损伤时FABP4表达升高,可能是引起肺微血管发育障碍及肺泡化进程受阻,进而导致新型BPD发生的重要因素。
- 王伟崔志瑞蔡丽霞罗小平
- 关键词:高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先天性脊柱侧弯并脊髓纵裂畸形48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CS)并脊髓纵裂畸形(SCM)的临床特征及脊椎畸形和SCM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S并SC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将患儿分为2组,患儿均行全脊柱MRI、CT扫描,尿流动力学和双下肢肌电图检查,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Winter和Pang分型分别对CS和SCM进行临床分型,将所得常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CS并SCM的患儿中Ⅰ型SCM 31例(64.6%),Ⅱ型17例(35.4%);CSⅠ型(形成障碍)11例(22.9%),Ⅱ型(分节障碍)10例(20.8%),混合型27例(56.3%)。患儿就诊时存在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26例(54.2%)例,双下肢形态和(或)肌力不对称29例(60.4%),尿流动力学检查异常38例(79.2%)。结论小儿CS并SCM以胸段、胸腰段Ⅰ型骨性纵裂常见,且多见于混合障碍型侧弯。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腰背部中线处皮肤异常、双下肢外观及肌力不对称和大小便功能异常。此类患儿一旦确诊,在侧弯矫正前均应对SCM进行预防性处理。
- 刘福云骆晓飞卜建文李剑锋王志岭
-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脊髓纵裂畸形
- 宫内炎性暴露对早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VEGF及受体影响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宫内炎性暴露对早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与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定期受孕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于孕15d羊膜腔内注射LPS/无菌生理盐水。两组动物均于出生后第1d(P1)、3d(P3)、5d(P5)和7d(P7)各随机取8只,应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VEGF及其受体的含量。结果LPS组随鼠龄递增,VEGF含量逐渐增加,P7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在P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P5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受体Flk-1的含量变化规律与其基本类似。结论宫内炎性暴露可通过调控VEGF及其受体的含量,引起肺微血管发生病理性重塑,肺泡化过程受阻,进而导致BPD的发生。
- 王伟罗向阳蔡丽霞崔志瑞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