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9055)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洪国斌沈君黄文革梁碧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大学医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珠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3种建模方法及MR成像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比较3种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模方法,探索适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裸鼠移植瘤建模方法。方法48只BALB/C-nu/nu裸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对实验组采用2mm3大小的瘤组织块建模,对照组1采用1mm3大小的瘤组织块建模,对照组2采用瘤细胞悬液法进行建模,分别观察成瘤率、成瘤时间和成瘤数目。接种后3~6周进行常规MR扫描及T2-mapping成像。结果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成瘤率分别为93.75%、75.00%、43.75%,实验组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肿瘤体积达1cm3的时间分别为(21.7±2.4)天、(29.8±2.9)天、(34.6±3.9)天,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形成单发肿瘤的比例分别为93.33%、75.00%、14.29%,实验组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T1WI和T2WI均能清晰显示肿瘤、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等主要脏器,肿瘤在T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利用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MSE)可测量肿瘤组织的T2弛豫时间,将T2-mapping成像数据输入工作站可获得T2-mapping伪彩图。结论采用体积约2mm3的改良瘤组织块法制作人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成瘤时间短且较易形成单发肿瘤,可进行常规MR成像和T2-mapping成像,是一种适用于分子影像学成像研究的建模方法。
- 洪国斌梁碧玲沈君黄文革
- 关键词:肝肿瘤动物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