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5B13)
- 作品数:5 被引量:9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玉娥万运帆高清竹石生伟秦晓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氮磷肥施用对春玉米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1年
- 农田过量施肥会增加N2O排放,使农田土壤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为减少农田N2O排放,利用自动观测系统研究了春玉米农田中不同肥料对N2O排放的影响,并结合作物产量及N2O的排放量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定了不施肥(CK)、尿素(U)、尿素加磷肥(NP)和硝酸磷肥(NOP)4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下N2O排放总量分别为:CK0.21kgN·hm-2、U1.19kgN·hm-2、NP0.93kgN·hm-2、NOP0.69kgN·hm-2;N2O排放主要受施肥、灌溉,降雨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后期土壤含氮量小于7mgN·kg-1的情况下,观测到土壤吸收N2O的情况;各处理下排放因子均小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缺省值1%,表明IPCC推荐的排放因子不适用于估算中国北方的春玉米农田N2O排放。施加磷肥有助于减少农田N2O排放并提高产量,硝态磷肥较尿素可以显著减少N2O排放。综合考虑产量和N2O排放,相对于施用尿素和尿素加磷肥处理,硝酸磷肥处理不仅可节约15%和30%的肥料投入,而且分别减少42%和26%的N2O排放,具有减排不减产的良好效果。
- 刘运通李玉娥万运帆高清竹秦晓波陈德立
- 关键词:春玉米氮磷肥N2O排放
-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被引量:34
- 2011年
- 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主要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增加所致,为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各领域迫切需要采取减排措施;农业是一个重要的GHG排放源,农业领域采取减排措施对于减少我国GHG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大量阅读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农业领域主要的减排管理措施,主要从农业活动、农村生活和生物质能源利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各措施的减排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农业活动的水肥管理是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地域和管理流程上的差异,对措施的减排效果尚存在争议;农村生活中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采取恰当的减排措施不但可以减少GHG排放,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环境卫生条件;农村生物质能源有很大发展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减少GHG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总之,在农业领域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有助于国家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农业源污染和GHG排放,减轻环境压力,转换农业发展模式,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邹晓霞李玉娥高清竹万运帆石生伟
- 关键词:农业活动生物质能源温室气体减排
- 不同氮、磷肥用量下双季稻田的CH_4和N_2O排放被引量:24
- 2011年
- 以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9年水稻生长期内不施肥(CK),平衡施肥(BF)、减氮磷一(DNP1)、减氮磷二(DNP2)和增氮磷(INP)等5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以及环境因素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间BF、DNP1、DNP2和INP的CH4平均排放通量为4.57、5.42、4.70和4.65 mg.(m2.h)-1,较CK分别增加39%、49%、41%和40%;晚稻生长期间CH4排放量普遍高于早稻排放,BF、DNP1、DNP2和INP较CK增加11%、1%、26%和-4%.与CK相比,施氮磷肥均提高早、晚稻返青期的CH4排放.早、晚稻生长期内所有施肥处理间CH4平均排放通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季稻田晒田期无N2 O排放峰值,而晒田后的干湿交替阶段出现较高排放.早、晚稻生长期内N2 O排放量占氮肥投入量的0.18%.环境因素分析表明,气温、土壤Eh和土壤湿度决定了稻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而N2O排放与水、热等相关环境因子无相关性.CH4是早、晚稻田主要的温室气体,对二者整体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90%,减排措施应针对CH4排放为主.综合考虑温室效应和水稻产量,当地早稻施肥量以BF为宜(N-P2O5-K2O用量150-90-90 kg.hm-2),而晚稻施肥量可以在BF(N-P2 O5-K2 O用量180-90-135 kg.hm-2)基础上少量增加氮磷用量.
- 石生伟李玉娥万运帆秦晓波高清竹
- 关键词:稻田CH4N2O磷肥
- 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蒸腾效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三种土壤水分下(高水、中水、低水,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80%-85%、70%-75%、60%-65%)小麦、高粱、玉米、谷子的生物量、耗水量、蒸腾效率(TE)及干物质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作物的生物量、耗水量降低,单株蒸腾效率(TE单株)升高,其中高粱的TE单株升高幅度最大为53.6%。随土壤水分的降低,作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作物通过大幅度降低蒸腾速率来维持较高的叶片蒸腾效率(TE叶片)。作物全生育期的TE叶片呈单峰趋势,小麦、玉米的TE叶片在开花期均达到最大值,谷子和高粱的分别在灌浆期和抽穗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作物的TE产量与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小麦:R^2=0.632,玉米:R^2=0.994,高粱:R^2=0.920,谷子:R^2=0.949)。谷子在低水环境中具有更合理的干物质分配机制,小麦在中、低水环境中能够保持较高的收获指数和TE产量,它对水分的变动不敏感,适宜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广泛。
- 李玉欣师长海乔匀周董宝娣翟红梅刘孟雨
- 关键词:谷子高粱耗水量蒸腾效率
- 施肥处理和环境因素对华北平原春玉米田N_2O排放的影响——以山西晋中为例被引量:18
- 2011年
- 采用静态箱自动采样监测系统,对生长季内华北平原春玉米田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和不施肥)的土壤N2O排放通量进行监测,分析各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土壤温度、水分和有效氮含量对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并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寻求既能增产又能减少N2O排放的施肥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N2O排放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施肥处理的农田N2O-N排放总量为0.99~1.17kg.hm-2,占总施氮量的0.45%~0.55%;N2O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农田N2O排放的一个主要因子,N2O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产量无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有机无机配施的减排效果最好。
- 周鹏李玉娥刘利民万运帆刘运通
- 关键词:施肥处理环境因素N2O通量春玉米田
- 氮、磷肥用量增减对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氮、磷肥用量下双季稻田CH和NO排放进行观测。观测结果显示,早、晚稻CH排放的季节规律相似。与不施肥相比,施化肥均提高早、晚稻返青期的CH排放。所有处理CH排放差异均不显著。双季稻田NO排放...
- 石生伟李玉娥万运帆彭华秦晓波纪雄辉
- 关键词:双季稻田CH4N2O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