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32B03)

作品数:47 被引量:496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新民张钦礼王石柯愈贤赵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矿业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充填
  • 10篇层次分析
  • 10篇层次分析法
  • 7篇空区
  • 6篇露天
  • 6篇采空
  • 6篇采空区
  • 5篇数值模拟
  • 5篇露天转地下
  • 5篇铰接
  • 5篇采矿
  • 5篇值模拟
  • 4篇露天转地下开...
  • 4篇接车
  • 4篇铰接车
  • 3篇声发射
  • 3篇综合评价
  • 3篇熵权
  • 3篇尾砂
  • 3篇未确知测度

机构

  • 32篇中南大学
  • 10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省矿业开...
  • 1篇金属矿山安全...
  • 1篇黄金集团
  • 1篇铜陵化学工业...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山东乾舜矿冶...

作者

  • 21篇王新民
  • 20篇张钦礼
  • 8篇王石
  • 5篇赵奎
  • 5篇柯愈贤
  • 4篇陈秋松
  • 3篇刘奇
  • 3篇钟恒
  • 3篇王晓军
  • 3篇胡威
  • 3篇鄢德波
  • 3篇赵康
  • 3篇杨建
  • 3篇陈树新
  • 3篇薛希龙
  • 2篇吴鹏
  • 2篇陈超
  • 2篇王金安
  • 2篇程爱宝
  • 2篇周登辉

传媒

  • 14篇金属矿山
  • 7篇科技导报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黄金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矿山机械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矿冶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铜业工程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6篇2011
  • 5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硫高黏性三相流态充填浆体管道输送性能被引量:11
2015年
为解决新桥矿含硫全尾砂浆体黏度大、易结块以及管道输送性能差的问题,将发泡技术引入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浆实验中,研究灰砂比、质量分数和气泡率的变化对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基于Fluent的充填管道输送流速和压力变化模拟,对三相流态充填体的输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砂比为1:6、质量分数为72%、气泡率为20%时,三相流态充填浆体较同配比不含气泡的两相流态浆体泌水率降低29%,黏度降低17%,管道沿程阻力降低25%。气相成分的加入在降低含硫高黏性充填浆体的剪切应力和塑性黏度以及改善其管道输送性能和提升管道输送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杨建王新民张钦礼柯愈贤
关键词:发泡技术流变性能
驻留矿体最佳开采方案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解决驻留矿体开采技术难题,建立了开采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及密切值法基本理论对开采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判选择,从而确定驻留矿体最佳开采方案。评判过程中,采用二元比较法将影响采矿方案的定性指标相对定量化,建立综合评判定量指标体系;运用优化的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求得均衡权重,进而通过密切值法计算各采矿方案的密切值,以确定开采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姑山铁矿驻留矿体回采方案的优化选择中,得出3种采矿方案的密切值分别为0、3.8、5.1,从而确定第一种方案为最优方案。经生产实践证实,该方法确定的采矿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钦礼陈秋松胡威赵建文
关键词:采矿方案层次分析法熵权密切值法
煤矸石似膏体快速充填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某煤矿因"三下"环境积压了大量煤炭资源。为最大限度地回收工广煤柱及解决煤矸石排放问题,进行了煤矸石似膏体快速充填试验研究。通过对充填强度和凝结时间的试验所得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配比,强度满足要求,且凝结时间较短。采用煤矸石似膏体快速充填既快速又环保,为煤矿合理回收"三下"积压矿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刘晓玲王新民吴鹏
关键词:煤矸石
基于Fluent的分级尾砂料浆满管流输送技术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某矿山分级尾砂充填料浆自由下落对管道产生严重磨损的现状,引入分级尾砂料浆满管流输送技术。基于Fluent软件,并结合运用工程流体力学和深井管道输送相关理论,对不同充填倍线条件下的分级尾砂料浆满管流输送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满管流输送相对于自由下落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料浆对管道的冲击磨损和管道所受的压力,且分级尾砂满管流输送系统的管道出口压力随充填倍线的增大而减小,系统总压力基本保持不变;管径的变化对充填料浆的水力坡度具有很大影响,变径管措施有助于深井充填中实现满管流输送;当充填倍线N=6.0时,该矿山分级尾砂在实现满管流输送的同时,弯管处压力损失达到最小值0.247 MPa。
王新民贺严陈秋松
关键词:分级尾砂
峨口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产能平稳过渡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过渡期的产量衔接是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以峨口铁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矿山资源、露天生产现状、露天采剥进度计划以及地下开采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产能配合露天产能生产衔接和露天产能配合地下产能生产衔接两大过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矿山得出了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产能平稳过渡方案。
代碧波陈顺育孙丽军李何林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
石人沟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优化选择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石人沟露天转地下这一特殊开采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采矿方法进行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的各项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边坡稳定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第3种方案最优。
杨力王新民赵建文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灰色关联和加权TOPSIS法的采矿方法优选被引量:17
2013年
为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加权TOPSIS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加权TOPSIS-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模型,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优选过程中,从经济、技术、安全3大类因素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改进加权TOPSIS法,建立加权TOPSIS-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TOPSIS法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出4种拟选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47.9%、62.5%、63.9%、59.9%,确定第3种采矿方案最优。经矿山实践验证了该评判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张钦礼程健王新民曾佳龙宋广晨
关键词:采矿方法评判指标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加权TOPSIS法
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模型被引量:16
2014年
为准确计算某矿山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在固-液两相流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影响因素,通过因次分析法构建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研究充填料浆体积浓度、流速、管道直径、固体混合料密度等因素对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得到360组管道阻力损失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计算管道输送阻力模型系数,并抽取4组常用工况点对计算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方法,得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关系。计算模型结果与泵送环管实验的误差在5%左右,能满足本矿山充填系统设计需要。
张钦礼姜志良王石陈秋松朱阳亚万孝衡
基于尺寸效应的岩石声发射时空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1年
为研究不同大小尺寸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及其对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的影响,以某矿山岩石力学参数为依据,利用数值软件对相同高径比、不同大小尺寸的6组岩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当岩样尺寸小时,大的声发射事件主要出现在岩样大破裂贯通前后,声发射在岩样中从当初的随机性分布,到过峰值载荷之后大量集聚在岩样中部。试样尺寸较大时,未达到峰值应力前声发射较少出现,且分布弥散,大的声发射事件仅在峰值载荷后出现1次,其能量和数量均是声发射历史上最显著的,在试样中两处聚集成核,这与不同尺寸岩样内部包含不同缺陷强度离散性有密切关系。
赵康王金安
关键词:时间序列尺寸效应
不同回采断面顶板充填体破裂声发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扩大下向进路式充填采矿法的回采断面可以提高生产能力,但大断面下顶板充填体的稳定性是安全回采的关键。利用RFPA—2D建立下向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回采模型,针对3 m×3 m、5 m×3 m、5 m×4 m 3种不同回采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回采断面下顶板充填体破裂过程中声发射的能量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为合理确定最佳回采断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晓军冯萧赵康
关键词:声发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