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X005)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林陈永胜徐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发展观
  • 1篇邓小平
  • 1篇哲学
  • 1篇秩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秩序
  • 1篇镜鉴
  • 1篇回应
  • 1篇观照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1篇徐丹丹
  • 1篇陈永胜
  • 1篇王晓林

传媒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哲学层面研究科学发展观应关注的几个理论问题
从哲学层面研究科学发展观应正确处理三个重要的理论关系:既要研究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又要研究它对哲学、尤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新要求,以彰显其深层哲学意蕴;既要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理论观点,又要把...
王晓林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
文献传递
回应与镜鉴:西方后发展思潮观照下的科学发展观被引量:1
2010年
西方后发展思潮是指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批判或解构西方现代性为理论主旨,以后现代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发展思潮。把科学发展观置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总体图景中予以观照,从哲学比较的视角研究与科学发展观"共时态"而存在的当代西方后发展思潮,不仅有助于对发展理论演进的基本趋势作前瞻性把握,也有助于深化对现代化运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寻找富有启迪意义的方法论原则。
王晓林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试论邓小平社会秩序思想
2013年
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社会秩序思想。邓小平重视社会秩序的原因在于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的苦难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深刻教训及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其社会秩序的内涵丰富,包括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等方面。邓小平的社会秩序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永胜徐丹丹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