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508B16)
- 作品数:6 被引量:173H指数:6
- 相关作者:程积民胡相明万惠娥赵艳云徐宣斌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半干旱区人工林生长与水分生态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5种主要造林树种生长状况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5种人工林的生长与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生长受坡向、坡位等立地因子影响;几种主要人工林总体生长水平,乔木林山杏〉小叶杨,灌木林山桃〉沙棘〉柠条;(2)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特点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不同立地土壤含水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坡位上升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0-200cm为主要的水分利用层,200cm以下土壤含水率均为逐渐上升,说明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在逐渐减弱;(3)不同人工林土壤平均含水率为8%左右,表现出土壤干旱的特点。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可分为2种情况,山杏、沙棘和柠条,属于对水分利用强度大的树种,而小叶杨和山桃属于水分利用强度较低的树种,水分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为:柠条〉沙棘〉山杏〉小叶杨〉山桃。
- 张益望程积民贺学礼
- 关键词:半干旱植物生长土壤水分
-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下草本层植物的结构特征被引量:65
- 2006年
- 调查分析了黄土丘陵区5种人工乔灌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林,山杏(Prunus armeniaca)林,山桃(Prunus davidiana)林,沙棘(Hippophae reamnoides)林,柠条(Caratana korshinskii)林下草本层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5种人工乔灌林下共有37种草本植物,各人工林林下物种组成数量在17~25之间变化,其中以杏树林最多;5种人工林下草本层平均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多样性指数相差不显著。总体来说,黄土丘陵区人工乔灌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结构参数较小,说明该地区人工林林下环境条件较差,严重影响草本植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综合分析表明,具有较低林分密度和林冠郁闭度的山杏林是恢复状况相对最好的人工林,揭示了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同时采取疏伐、修枝等管理措施是促进人工林生长发育以及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片层结构改善的关键。
- 胡相明程积民万惠娥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本植物生物多样性
- 短期施水对长期干旱铁杆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模拟长期干旱条件下的突然降雨,研究短期施水对长期干旱条件下铁杆蒿(A rtemisia sacrorum)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铁杆蒿的叶水势得到恢复,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铁杆蒿的光化学活性(Fv/Fm)在施水后完全恢复,实际光量子产量(Phi PS II))增加,PS II的还原比例和非化学猝灭(NPQ)降低;不同水分条件下,铁杆蒿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施水后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P h iPS II上升速率明显加快,而非化学猝灭(NPQ)启动速度和最大值相对较小。
- 胡相明程积民万惠娥赵艳云徐宣斌古晓林李维军
- 关键词:铁杆蒿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种子库与草地更新被引量:38
- 2006年
- 程积民万惠娥胡相明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种子库
- 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的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针茅的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针茅的光化学活性在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和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本氏针茅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施水条件下,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的光诱导速率较慢。
- 胡相明程积民万惠娥赵艳云徐宣斌李鹏远
- 关键词: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被引量:36
- 2006年
- 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样带的比较,分析了主要植物种群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位变化以及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对立地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群落建群种本氏针茅的生态位宽度在4种立地条件下都表现为最大值,非建群种的生态位宽度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呈较大的波动性。生态位重叠指数表明,生态位较宽的物种与其它物种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但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生态位较窄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是种群对有限环境资源激烈竞争的体现;不同种间生态位重叠随立地条件的变化格局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种间生物生态学特性和需求差异造成的;但同一种对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态位重叠的变化是立地条件对种间关系影响的结果。总体来说,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物种生态位重叠相对较低。
- 胡相明程积民万惠娥赵艳云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群落种群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