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2130121)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海春陈允震桑锡光张剑锋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髓外冲击负荷后脊髓血流与诱发电位变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脊髓髓外冲击负荷对脊髓血流及诱发电位的影响,探讨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与诱发电位变化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A组为假手术组,B、C、D为实验组,在大鼠T10椎板处分别给予10、15、20 N的椎板外冲击负荷。术后0 min,1、6 h,1、6、12、24d时间点测量冲击负荷位置的脊髓白质、灰质血流以及SEP、MEP测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脊髓内灰质白质的血流表现出随冲击负荷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A组脊髓血流及SEP、MEP无明显变化,B组脊髓血流及SEP、MEP出现一过性降低然后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D组脊髓血流及SEP、MEP均表现为持续下降后再缓慢的回升的规律性变化,其中C组在24 d恢复正常,D组在24 d时仍然低于正常,经统计学分析脊髓血流与诱发电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椎板外冲击负荷通过改变脊髓血流来影响脊髓的功能,并且脊髓血流和诱发电位有明显的相关性。
- 刘海春桑锡光陈允震
- 关键词:脊髓血流诱发电位
- 椎板外冲击对脊髓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应用一种闭合性脊髓损伤模型,通过不同强度冲击力作用于椎板,研究这种间接性冲击伤对脊髓的影响,并探讨血管机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C、D、三组分别给予10、15、20N的椎板外冲击负荷,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心率、血压及脊髓血流测量观察。结果各组在各个时段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C、D组血流表现为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椎板外冲击负荷能改变脊髓微循环血流,从而对脊髓产生影响;其对脊髓灰质微循环血流的改变更明显。
- 刘海春陈允震张剑锋
- 关键词:脊髓损伤SD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