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1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181)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9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伶聂婷黄华连智华张金成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澳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新生代员工可雇佣力、职业效能、职业承诺关系研究——发展机会的调节效应
-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地区539名新生代员工的调查研究,探寻个体可雇佣力与其职业效能和职业承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验证组织发展机会在可雇佣力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技术与层级回归分析,本研究证实个体的实...
- 张伶聂婷
- 关键词:职业承诺
- 文献传递
- 基于工作压力和组织认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的家庭亲善政策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基于对中国大陆1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50份主管-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家庭亲善政策、员工工作压力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提供家庭亲善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员工工作压力和提高员工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来显著提高员工的创新行为;组织认同能够调节家庭亲善政策中的工作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组织认同在家庭亲善政策中的亲属照顾政策与工作压力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证实。
- 张伶聂婷黄华
- 关键词:工作压力组织认同
- 中国情境下家庭亲善政策量表的开发与验证被引量:10
- 2016年
- 现有家庭亲善政策量表多为团体层次,缺乏组织层次上的测量工具。在文献梳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焦点小组访谈,以及3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境内1 225个有效样本的统计分析,开发了家庭亲善政策在中国情境下的四因素结构模型,最终形成一个包括22个题项的家庭亲善政策量表,包含弹性政策、家属照顾、休闲假期和员工援助4个维度。此外,通过预测试和正式测试对相关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多项检验。
- 张伶聂婷黄华
- 关键词:中国情境量表开发
- 参与式管理对和谐劳资关系氛围的影响: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与代际调节效应被引量:37
- 2013年
-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研究模型,预调查上海189位员工,之后正式调查长三角与珠三角889位员工,在中国情境下修订参与式管理量表,形成五维15题简版量表;修订劳资关系氛围量表中的和谐性分量表,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和谐劳资关系氛围单维六题量表。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1)参与式管理促进员工组织公平感提升,并有助于形成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氛围;(2)组织公平感对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氛围培养存在积极影响;(3)组织公平感在参与式管理对和谐劳资关系氛围影响中起中介作用;(4)代际在参与式管理与组织公平感共同作用于和谐劳资关系氛围时,在组织公平感与和谐劳资关系氛围间起调节作用。
- 陈万思丁珏余彦儒
- 关键词:参与式管理组织公平感
- 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测量与效度检验被引量:55
- 2012年
- 作为文化的内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员工重要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CTVW)的内涵与维度,并通过三项实证研究对CTV W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一的测量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以关系和谐为核心的儒家关系导向,其下包括尊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四个维度,CTV W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建构效度。研究二的效用分析表明,CTV W能够较好地预测员工的公平敏感性与组织公民行为,CTV W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研究三的差异分析表明,具有不同社会历练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儒家传统价值观,CTV W量表的效度得到进一步验证。最后,本文就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及其它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王庆娟张金成
- 关键词:儒家思想效度检验
- 家庭亲善政策与社会工作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家庭亲善政策是组织促进员工平衡工作、家庭角色及责任的重要方式;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借助科学方法推进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家庭亲善政策为社会工作拓展了新视野,社会工作为家庭亲善政策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促进家庭亲善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协同发展,应从三个层面着手:营造文化氛围;获取资源支持;创新管理方式。对两者间关系的探究有助于实现其优势互补,丰富管理学与社会学的跨领域研究。
- 张伶刘叶
- 关键词:社会工作
- 社会支持如何提高员工绩效?——通过工作#1#家庭促进为中介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1
- 2017年
- 本文基于社会角色理论,以工作—家庭促进为切入点,探索了社会支持对员工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并且揭示了人格特质通过工作—家庭促进机制的中介发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1795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自我效能通过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分别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同时,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而外倾性人格仅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至于通过工作—家庭促进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关系的积极效应则不显著。
- 张伶连智华聂婷
- 关键词:社会支持绩效自我效能外倾性
- 基于组织公正调节中介模型的新生代员工自我效能和创新绩效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基于人境适配理论,通过对沿海经济区域新生代员工和主管有效配对之403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在新生代员工自我效能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组织公正在上述因果关系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生代员工这一特定群体中,其职业压力在自我效能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组织公正包括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3个维度,不仅部分调节了职业压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分别对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产生部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 张伶连智华
- 关键词:自我效能创新绩效组织公正社会支持
- 组织学习环境下员工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验证员工信息素养与创造力的关系,探讨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采集中国内地30个地区505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提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呈显著相关,员工信息素养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相关,员工信息素养在组织学习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学习与员工信息素养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 张伶聂婷高伯任
- 关键词:组织学习信息素养创造力知识分享行为
- 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经历、职业效能与可雇佣力被引量:6
- 2015年
- 发展社会工作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社会工作职业日益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但同时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的高流失率和低职业承诺现象,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队伍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从社会工作者的个人经历与特征出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具备高可雇佣力的个体更愿意从事该职业,亦可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对七个省市自治区353名社会工作者的抽样调查,可以探讨其社会服务经历、职业效能与可雇佣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服务经历有助于提高其职业效能感,同时对于个体的实践执行力、环境适应力、亲和力以及情绪控制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有助于促进可雇佣力的提高。参与社会服务不仅能够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选择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保证个体更加胜任社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张伶聂婷
-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