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5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175H指数:8
相关作者:杨梅学万国宁王学佳陈晓磊梁小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3篇土壤
  • 3篇青藏高原中部
  • 3篇BJ
  • 2篇温度
  • 2篇含水量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过程
  • 1篇冻土
  • 1篇冻土区
  • 1篇对流参数化
  • 1篇元数据
  • 1篇云参数
  • 1篇蒸散
  • 1篇时空演变特征
  • 1篇土壤湿度
  • 1篇土壤温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杨梅学
  • 5篇王学佳
  • 5篇万国宁
  • 3篇陈晓磊
  • 2篇梁小文
  • 1篇郭东林
  • 1篇郁凡
  • 1篇罗小青
  • 1篇张小磊
  • 1篇李琼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3篇高原气象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ariations in Soil Temperature at BJ Site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被引量:7
2012年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soil temperatur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ergy and water cycle between 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Based on the observed soil temperature data(hourly data from 1 January 2001 to 31 December 2005)obtained by GAME-Tibet,the diurnal,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soil temperature at BJ site(31.37°N,91.90°E; 4509 m a.s.l.)near Naqu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 in soil temperature at 4 and 20 cm depth can be described as sinusoidal curve,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variation of solar radiation. However,the 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 in soil temperature under 60 cm was very weak.The average diurnal amplitude in soil temperature decreased by the 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R2=0.92,p〈0.01).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verage diurnal maximum soil temperature decreased by the 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R2=0.78,p〈0.01).In contrast, the average diurnal minimum soil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the exponential grow function with increasing of soil depth(R2=0.86,p〈0.01).There were a linear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Ts and soil depth(R2=0.96, p〈0.01),a logarithmic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annual minimum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depth(R2=0.92,p〈0.01).The average seasonal amplitude in soil temperature followed the 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R2=0.98,p〈0.01).The mean annual soil temperature in each layer indicated a warming trend prominently.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mean annual soil temperature at 4,20,40,60,80,100,130, 160,200 and 250 cm depth increased by 0.034,0.041, 0.061,0.056,0.062,0.050,0.057,0.051,0.047 and 0.042℃/a,respectively.
WAN GuoningYANG MeixueWANG Xuejia
SHAW模式对青藏高原中部季节冻土区土壤温、湿度的模拟被引量:30
2010年
利用水热耦合模式(Si 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SHAW)及"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中那曲地区BJ站2002年8月1日—2003年8月31日的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中部季节冻土区的土壤温湿特征进行了单点模拟研究。SHAW模式能较好地模拟BJ站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平均偏差在1℃以内。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模拟效果变好,100 cm以下土壤温度的观测值和模拟值基本吻合。由于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在冬、春季的模拟值较观测值略偏大,使得模拟的土壤温度在冬、春季也略微偏大。就模拟结果而言,60 cm以上土壤温度对降雪是比较敏感的。模拟的土壤湿度基本上能够再现土壤未冻水含量随时间的实际变化趋势,除4 cm土壤层外,其他层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差异较大。由于影响土壤湿度的因素较多及其本身具有较复杂的相态变化,陆面模式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参数化仍是难点之一。
郭东林杨梅学
关键词:青藏高原
近6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37
2013年
利用NCEP/NCAR地面感热通量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1951-2010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基本气候特征、年际与年代际变化及其空间分布,采用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研究了高原年平均感热通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并分析了影响高原感热变化的因素以及探讨了高原感热的变化对东亚、南亚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年平均而言,高原感热通量大部分地区为正值,说明高原为热源;冬季是全年感热通量最小的季节,为负值;其余季节感热均为正值,即由地面向大气输送感热。近60年高原的感热通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春、夏季呈现出不显著的下降趋势,秋、冬季和年平均感热通量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分别为0.94,0.50和0.49 W·m-2·(10a)-1。感热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由于1969年前后的突变,导致高原感热在1970-1981年的下降趋势显著。高原感热的变化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风速和地温呈正相关,与降水的关系不明显。年际尺度上,春季、年平均高原感热的减弱(增强)区域和东亚、南亚夏季风指数有很好的正(负)相关,其显著变化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东亚、南亚夏季风。
王学佳杨梅学万国宁
关键词:NCEPNCAR基本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气温序列的均一性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气象观测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对气象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与订正能够提高气候变化研究的精度和准确性.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1961-2010年65个气象站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PMFT方法对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与订正.结果表明:高原平均气温资料均一性状况较差,有32个站被检测出存在间断点,占总数的49%.用订正后均一的气温数据分析得出,高原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率为0.32℃·(10a)-1,春、夏、秋、冬季的升温率依次为0.24℃·(10a)-1、0.26℃·(10a)-1、0.32℃·(10a)-1及0.48℃·(10a)-1,略小于用原始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研究还发现,数据均一与否对高原整体气候变化分析结果影响不大,但对局地尺度的气候变化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鉴于高原的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因此,未来在对高原进行气候变化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时,气象数据均一性的检验与订正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数据均一性检验的精度,未来应加强气候资料均一性检验技术的研究并尽可能详尽地收集台站的元数据信息.
梁小文杨梅学万国宁王学佳李琼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温均一性元数据
藏北高原D105点土壤冻融状况与温湿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利用CAMP/Tibet在藏北高原D105点所观测的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土壤温度、含水量资料,分析了该点的土壤温、湿度变化及其冻融特征.结果表明:D105点40cm深度以上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相位明显滞后.各层土壤温度月最高值出现在8—9月,月最低值都出现在1—2月;年际气候的差异至少可以反映到185cm深处的土壤.土壤冻结和消融都是由表层开始,土壤随深度增加冻结快,消融则慢.冻结期间,土壤温度分布上部低,下部高;消融期间,则分布相反.60cm深度以上的土壤含水量在消融期有显著的波动,表明60cm深度以上的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比较频繁.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和平均温度对土壤的冻融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多少会极大的影响土壤的冻融过程、土壤热量的分布状况以及地表能量的分配.因此水(湿度)热(温度)相互耦合影响着土壤的冻融过程.
王学佳杨梅学万国宁
关键词:藏北高原土壤温度
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蒸散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由于缺少足够的观测资料,人们对青藏高原上蒸散问题的认识还不充足。以1998年5~9月"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加强观测试验期(GAME-Tibet IOP)资料为基础,结合1967~2006年40a的气象站数据,计算了6个样点的参照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实际蒸散量的大小。结果显示,高原参照蒸散有下降趋势,但在试验期内却比40a平均值明显偏高,且和潜在蒸散之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试验期内气温、太阳辐射强度、风速以及饱和水气压差等环境因子的值均高于40a的平均状况;太阳辐射强度、风速、饱和水气压差的增强是导致参照蒸散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后两者对参照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试验期内旬实际蒸散量在9~23mm之间波动,6~8月份实际蒸散的总量可达123.3~136.9mm,占同期降水量的38.2%~73.4%;蒸散在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张小磊杨梅学
关键词:青藏高原IOP
两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分析了Tiedtke和Emanuel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并利用JRA-25资料和NCEP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空间变化复杂;降水主要由对流产生,且有明显的逐日和逐月变化趋势;Tiedtke方案模拟的降水强度和分布范围较Emanuel方案和验证资料偏小,但对对流降水日变化模拟较好。对流层中下层大气的干湿状况对降水影响显著;垂直运动和水汽输送受地形影响大,高原中部、东部及西北部地区均有净的水汽输入;高原东南端的强上升运动区可伸至对流层中上层,其余地区垂直运动尺度较小;祁连山地区高层空气下沉、低层空气上升,是造成该地区降水较周边地区偏多的原因之一。本次试验还表明基于质量通量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高原地区虽具有一定适用性,但Tiedtke方案需很大改进,尤其是对小尺度对流活动的改进,从而提高其模拟能力。
罗小青杨梅学王学佳万国宁陈晓磊梁小文
关键词:积云对流参数化青藏高原降水
多光谱卫星图像降水强度场的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文中将单位特征空间归类方法应用于多光谱GMS卫星图像的降水强度场分析 ,该方法可交互式地进行多光谱卫星信息和地面实测降水的协同分析 ,准确划分各强度样本集群的光谱特征空间分布 ,为可靠确定各波段卫星测值与小时降水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尽量减少分界点附近数据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和误差 ,文中首先按模糊集合论的隶属度原则 ,建立了模糊划分公式。按所在降水强度等级 ,通过对多维光谱空间的各单位特征空间内计算和比较晴空、多云 (无雨 )、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6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经归一化处理后 ,分别建立相应的降水强度类属矩阵 ,为多光谱卫星图像降水强度场的分析确定了判识依据。就IR1 VIS降水强度类属矩阵而言 ,经 5 0 0余个实测有雨样本的检验 ,其对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等各强度等级有雨样本的实测命中率均在 70 %左右。近 14 0 0个有云样本降水强度等级判识的总准确率为 73.88%。把样本仅分成无雨、中小雨和大、暴雨 3个等级进行分析 ,实测命中率和分析成功率都显著提高 ,总准确率达到 84 .4 9%。IR1 WV ,TIR1-IR2 降水强度类属矩阵 ,各项指标虽然均略低于IR1 VIS降水强度类属矩阵 ,但对无雨、中小雨和大到暴雨的 3个级判识 ,总准确率也能够达到 75 %。
郁凡
CLM3和SHAW模式在青藏高原中部NMQ站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那曲地区NMQ站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7月26日的观测资料作为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0和水热耦合模式SHAW的大气强迫,在青藏高原中部季节冻土区进行了单点模拟研究.在参照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两个陆面模式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SHAW模式和CLM3.0模式模拟的向上短波辐射和向下长波辐射值基本相近或重合,但两个模式均未考虑新雪存在对向上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及青藏高原日冻融循环过程中潜热释放对向上长波辐射的影响.此外,SHAW模式和CLM3.0模式均能模拟各层土壤温度的逐日变化,均是上层土壤的模拟效果较下层好;相比SHAW模式,CLM3.0各层土壤温度的模拟值更接近于实测值.对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而言,60cm以上(包括60cm)SHAW模式和CLM3.0模式各有其优缺点,60cm以下SHAW模式的模拟结果要好于CLM3.0,尤其是土壤冻结和消融时段的模拟结果.
陈晓磊杨梅学万国宁王学佳罗小青梁小文
关键词:土壤温度含水量
青藏高原中部BJ站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被引量:26
2012年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在高原能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GAME-Tibet期间观测的青藏高原中部BJ站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00:00~230:0逐时高分辨率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4~210 cm深度土壤湿度的日、季节和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显著2,0~210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微弱;土壤湿度日振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衰减,但在210 cm深度又出现增加的趋势;4 cm、20 cm、60 cm、100 cm1、60 cm和210cm深度土壤湿度的平均日振幅分别为0.97%、0.22%、0.03%、0.01%、0.01%和0.03%。(2)根据土壤湿度在时间尺度和垂直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将土壤湿度年内的变化过程划分为积累期(3~8月)、衰减期(8~12月)和相对稳定期(12~3月)3个阶段。(3)2001~2005年,BJ站4 cm、20 cm、60 cm、100 cm和16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表现为线性增加的趋势,21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则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湿季,土壤湿度显著地受到降水的影响,干季,土壤湿度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
万国宁杨梅学王学佳陈晓磊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冻融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