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ZW034)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长中杜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与民间传统口头文学——以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
- 2014年
-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拥有丰富发达的民间口头传统,全面而深刻影响到当代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的言说方式、审美建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蕴。不过,学界关于民间口头传统与作家文学创作关系问题的探讨尚存在诸多问题,对于民间口头传统如何影响到作家文学创作、影响的深层机制是什么、有哪些规律可以总结等问题,仍缺乏富有深度和理论建构意义上的成果。本文以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对二者关联性问题加以研究。
- 李长中
- 关键词:作家文学人口较少民族
- 民族志写作与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身份叙事被引量:7
- 2014年
- 多元文化间的冲突或竞争渐趋激烈,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及身份意识远较其他民族更为凸显。出于一种身份重建的需要,当代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往往通过民族志书写方式来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这一书写行为的潜在逻辑是:通过彰显民族文化的在场来唤醒自我民族的族群记忆,强调自我民族存在的合法性。正因为背负这种沉重的话语规约,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民族志书写遭遇到诸多难题。
- 李长中
- 关键词:民族志身份叙事
- 空间的现代性想象与“返家”的艰难——以当代中国小民族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 2015年
- 一般而言,我国小民族的生存空间相对狭小,文化承载能力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文化传承载体相对匮乏。故此,他们的生存空间与文化空间其实就构成了一体两面的问题。在现代性进程中他们的空间很容易被外来他者所蚕食。作为外来文化的典型隐喻,外来他者空间及其表征者——"闯入者"的大量涌入,在破坏小民族生存空间的同时,也间接解构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对他者空间的想象是为了建构自我,"何处为家"成为小民族群体的现代性焦虑。当代小民族文学正是在对他者空间的现代性想象与"返家"的双重焦虑中,呈现出地方性的审美意蕴与文化精神。在当前中国文学创作越发呈现出"去域化"、"文化同质化"趋势语境下,丰富了中华多民族文学的维度与深度,彰显出中国文学的多元与多源特征。
- 李长中
- 关键词:家园他者
- 空间的伦理化与风景的修辞——以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 2013年
-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其中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转型持续加剧,一种以民族身份建构为价值导向,进而在肯定和张扬自我民族文化基础上对现代性加以反思、质疑和抵制为主潮的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书写趋向日渐清晰。作为对这一书写趋向的审美建构,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一再执着于地域空间和民族"风景"的呈现。作为纾缓"再现的重负"之挤压,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空间"及"风景"均被一种认同的修辞所置换。
- 李长中
- 关键词:风景伦理
- 少数民族文学的公共性与“多民族文学史观”之检讨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多民族一体国家内的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无疑具有公共性身份特质。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为:(1)民族文学表述着现代文化观念(意识),这些观念(意识)对构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价值具有价值参与或引导功能;(2)民族文学具有现代性审美价值,这些艺术或审美价值对中国文学史书写具有充实或完善功能。出于"多民族文学""入史"的焦虑,"多民族文学史观"在一定程度上为争取民族文学自身的合法性叙述贡献良多。不过,学界多关注民族文学自身的独特性问题,对民族文学的公共性缺乏应有的重视,制约了民族文学批评及文学史书写现代性进程。
- 李长中
- 关键词:公共性多民族文学史观
- 文化认同、身份建构与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宗教重述被引量:1
- 2013年
- 与文化承载人口较多的民族相比,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及现代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往往发生流失,甚至存在消解的风险,族群身份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基本资源,成为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常设话语。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只有在民族性与现代性对话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宗教书写完成一种以民族性为基本形态但又指涉着人类共同历史领域的新的叙事身份,并通过建构一种特定民族性诉求与一般性人类价值意向的张力模式,而使其在现代性生活历程中具有表述边缘民族的话语权利。克制过度张扬的民族本位的单向度诉求,力戒局限于自我民族价值体系的单边叙事现象,以一种对话的、开放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致力于普世性价值建构的宗教书写,才是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宗教书写的未来。
- 李长中
- 关键词:身份建构文化认同
- 少数民族“80后文学”比较论被引量:2
- 2014年
- "80后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及文化现象已引起学界重视。在已有的研究中,学界较多关注80后文学与其他代际文学间的"断裂"或"对立",强调80后文学的私人化表述与亚文化特征。比较而论,少数民族80后作家因其与传统、宗教、民族、文化等问题的相互缠绕而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在融入现代性叙事的同时,更多表现为"寓言"意义上的公共性特质。不过,作为边缘存在的少数民族80后文学的书写特征、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念等,却被遮蔽在主流文学话语规约之内,影响到当代中国80后文学多元性特征的敞亮。
- 李长中
- 关键词:80后文学少数民族公共性
- 文学批评的歧途与正路
- 2015年
- 当代文学批评身份意识的淡化,使批评资源的西方化、批评价值的暧昧化、批评对象的随意化、批评生态的同仁化等病象由来已久,各种批判或指责之声呈一时之盛。与此相应,诸多的"重建""重构""创新"等对策或方略也时有登场。然而,迟至今日,当代文学批评的病象及症结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批评危机或批评理论的原创性问题仍然是学界的显在焦虑。明确批评定位,使批评成为审美价值的发现者、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理论话语的创造者,应为当代文学批评的身份归属,如此,当代文学批评才能承担起转型期的批评功能。
- 杜红梅李长中
- 关键词:文学批评歧途正路
- 族群记忆、身份建构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神话书写
- 2014年
- 作为有语言、无文字且至今仍存留诗性思维的人口较少民族,神话可以作为其"百科全书"。随着文化冲突的日益加剧,神话作为族群记忆与身份建构的基本资源参与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塑造。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当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一再致力于民间神话的话语建构,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蕴含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 李长中
- 关键词:神话文化记忆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病象、症结与原创性焦虑被引量:9
- 2014年
-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与建构方式,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全球化多元文化时期引起极大关注,特别是随着民族问题的日益彰显,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亟待向纵深处推进。诸多的病象及其症结制约着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各种不满或指责之声日盛,"反思"、"突围"、"重构"等呼声不绝于屡,但对于"怎样反思"、"如何重构"等问题尚缺乏必要审视。以"现象研究"为基础,创新批评方法,对外凸显批评的"中华性",对内彰显批评的"民族性",创新本土化批评理论,应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基本定位。
- 李长中
- 关键词:症候身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