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FZZ006)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宋玉波彭卫民赵子尧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当代中国政治
  • 1篇燕行录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惯例
  • 1篇中国政治
  • 1篇情结
  • 1篇李氏
  • 1篇李氏朝鲜
  • 1篇华夷
  • 1篇华夷之辨
  • 1篇惯例
  • 1篇惯例研究
  • 1篇法治
  • 1篇《燕行录》

机构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篇彭卫民
  • 1篇宋玉波
  • 1篇赵子尧

传媒

  • 1篇学术界
  • 1篇思想战线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当代中国政治惯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作为成文宪法与法律之外的政治实践,具有政治规则的属性和效力,既是对成文宪法和法律的补充,也受制于成文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政治惯例实践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调整、规范和形塑,对中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容小觑,其在某些方面的效果是成文法无法达致的。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或显现、或隐藏于宪法、国家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产生机制、执政党的实践、政府的治理过程及国家对外交往之中。
赵子尧
关键词:政治惯例法治
“诸夏不如夷狄”?——从《燕行录》看李氏朝鲜的“华夷情结”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燕行录》的考察可见,明清易代后,朝鲜在"中国中心主义"的概念上主观地将"中华"与"满清"分离,在政治上视满清灭明为"夷狄攘中国"而继续认同前明旧制为正统;在文化上固守先王法服,视清国为"蛮貊之邦"而不无鄙夷。这其中既不乏遵奉正统的高傲正义感,又存对明亡的惋惜与对清兴的无奈,甚至还有着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略带矛盾的历史正义观。透过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朝鲜燕行使者在中国的游历观感,不难发现朝鲜精英在文化与政治认同上的矛盾、复杂心理。朝鲜政治归属上的失落加深了其在文化上对胡风满俗的成见,而文化上的鄙夷又导致了他们与满清"蛮貊政治"渐行渐远。
宋玉波彭卫民
关键词:李氏朝鲜《燕行录》华夷之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