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N11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N114)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江山胡竹云薛强李先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渗沥液
  • 1篇水泥固化
  • 1篇水泥固化体
  • 1篇稳定化
  • 1篇无侧限抗压
  • 1篇无侧限抗压强...
  • 1篇沥液
  • 1篇垃圾
  • 1篇垃圾焚烧
  • 1篇垃圾焚烧飞灰
  • 1篇固化体
  • 1篇飞灰
  • 1篇焚烧
  • 1篇焚烧飞灰
  • 1篇侧限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1篇李先旺
  • 1篇薛强
  • 1篇胡竹云
  • 1篇李江山

传媒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体强度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针对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技术要求,采用水泥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水泥添加量、不同养护时间和渗沥液浸泡时间对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破坏特性的影响,并对垃圾渗沥液的侵蚀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泥添加量小于5%,养护时间小于3 d时,飞灰固化体在渗沥液浸泡下迅速解体,垃圾渗沥液的侵蚀对飞灰固化体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浸泡后的固化体呈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而未经浸泡的固化体的强度增长符合y=a[1-exp(-bt)]模式。随着水泥添加量及养护时间的增加,飞灰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破坏应变减小,而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飞灰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大约在5~7 d,破坏应变近似呈线性增大。渗沥液对飞灰固化体的侵蚀主要是其成分抑制了固化体水化反应和破坏了水化产物。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
李江山薛强胡竹云李先旺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渗沥液无侧限抗压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