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M5004)

作品数:12 被引量:127H指数:7
相关作者:吴喜军董颖李怀恩张亚宁刘欢更多>>
相关机构:榆林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形态分析
  • 2篇水质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资源可利用...
  • 2篇污染
  • 2篇径流
  • 2篇可利用量
  • 1篇地表水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需水量预测
  • 1篇需水预测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活饮用

机构

  • 12篇榆林学院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西安市政设计...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1篇吴喜军
  • 6篇董颖
  • 4篇李怀恩
  • 3篇张亚宁
  • 2篇朱维晃
  • 2篇刘欢
  • 1篇林启才
  • 1篇董雯
  • 1篇徐明
  • 1篇李家科
  • 1篇李强坤
  • 1篇张亚宁
  • 1篇韩海英
  • 1篇刘毅
  • 1篇赵健
  • 1篇曹俊峰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当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市政技术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北地区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影响的定量识别被引量:14
2014年
陕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定量分析窟野河流域各因素对河道径流的影响程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窟野河径流以及流域内降雨、气温、水保措施、用水量和煤炭开采量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其次按照1961—1979年、1980—1998年、1999—2010年以及1961—2010年等4个时期,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确定其显著的影响因素,求出各时期的径流相关方程,其中1961—2010年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气温、水保措施和煤炭开采量;最后定量计算了1980—1998年和1999—201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79年各因素造成的减水量,其中水保措施的减水量由65%减少到了47%,煤炭开采却增加到了19%.结果表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计算的窟野河1961—2010年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该方法可以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吴喜军李怀恩董颖刘铁龙
关键词:径流影响因素煤炭开采
基于非点源污染的水质监测方案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促进非点源污染监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基于常规技术条件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首先强调了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监测区域的概况调查和指标筛选等;在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将监测区域分为城区、农业和流域三类,城区以西安为例,通过功能区的划分设置采样点,总结了次降雨过程中采样的频率和方法等;农业以某灌区为例,通过单元划分,在各引水渠与排水渠设置采样点,并介绍了灌溉过程中的采样的次数、时间间隔等;流域以渭河关中段为例,提出了各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各断面的采样规律.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非点源污染监测的主要特征,提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是非点源污染研究和控制的基础.
吴喜军李怀恩李家科李强坤董雯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农业流域
陕北地区供用水结构变化及需水量预测被引量:7
2013年
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本文通过分析陕北地区的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分布规律,以及1980-2010年间的供用水结构变化规律,根据省市相关规划目标及行业用水标准,预测了该地区未来水平年的需水量。结果是陕北地区2020年和2030年的需水量分别为19.95亿m3和27.65亿m3。因此现阶段16亿m3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能满足陕北地区的未来需水要求。
董颖吴喜军
关键词:需水量需水预测
扬州古运河三湾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形态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扬州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为了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扬州古运河三湾段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Cd和Pb的风险水平,并对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古运河六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背景值,其中Cd含量为其背景值的13.15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高达456.55,沉积物的总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沉积物中Pb的主要赋存形态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存在,而Zn和Cd主要以酸可溶态形式存在,说明这三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高。
张亚宁艾尚友刘欢吴喜军朱维晃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
基于基流比例法的渭河生态基流计算被引量:60
2011年
为使生态基流更好地体现中国北方河流生物需水的年际间和年内变化,该文提出基流比例法。将长期径流系列资料划分为丰、平、枯及特枯年等不同年型,采用传统方法确定某一年型的基流比例后,通过该年型与其他各年型平均径流量之间的比值,推求出基流比例之间的关系,由此计算出其他各年型的基流比例及生态基流值。根据需要,还可进一步将年内划分为不同时段分别计算。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应用该方法计算了各年型及年内各时段的生态基流值,其结果为5.02~36.73m3/s,比较后发现其他几种常见方法计算的生态基流值均在该范围之内,各代表年基流的保障程度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但是近几年呈现递减的趋势。该方法适合中国北方河流生态基流的计算。
吴喜军李怀恩董颖林启才
关键词:水文生态基流
榆林学院校区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4年
对榆林学院校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和管网末梢水中Cr6+、Cd、As、Pb、Hg、Cu、Zn和Fe 8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其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并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其通过饮用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了初步评估,数据显示,致癌物质(Cr6+、Cd和As)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质(Pb、Hg、Cu、Zn和Fe)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其优先控制顺序为Cr6+>Cd>As>Zn>Cu>Pb>Hg>Fe。结果表明,榆林学院校区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个人年总风险均已超过国际防辐射委员会规定的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5×10-5/a,主要贡献者是Cr6+,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是优先治理的指标。
张亚宁韩海英吴喜军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水源水库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及赋存形态分析——以汤峪水库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ICP-MS和BCR连续提取法分别研究了西安蓝田汤峪水库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并与中国土壤、渭南黄土和洛川黄土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品平均值均高于中国土壤和洛川黄土稀土元素含量,除La、Ce外,其它稀土元素均低于渭南黄土稀土元素含量;其中,Ce的含量分别是中国土壤、渭南黄土、洛川黄土的1.49、1.28和1.63倍.汤峪水库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REE)达211.41 mg·kg-1,∑LREE/∑HREE为9.99,均高于中国土壤、渭南黄土、洛川黄土;Ce的异常系数值为1.28,表明存在Ce的富集.由BCR连续提取法分析可知,Gd的酸可提取态(F1)比例高于其它形态,Gd由沉积物中向上覆水体迁移的可能性较强,产生的潜在环境效应也最明显.物源指示分析表明,汤峪水库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物质来源与洛川黄土相似.
张亚宁朱维晃刘欢吴喜军
关键词:赋存形态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渭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流,准确的水质评价是治理渭河水体污染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渭河潼关吊桥断面2012年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该断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水质污染级别分别为:Ⅴ类(严重污染)、Ⅰ类(未污染)、Ⅳ类(重污染)和Ⅴ类(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NH3-N。与传统的单因子评价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水质情况。
吴喜军曹俊峰刘毅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污染物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在陕北地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缓解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对其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陕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利用现状,讨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减去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和汛期下泄洪水量,并详细介绍了它的计算步骤;通过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求得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最后得出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6.00亿m3,可利用率为40%,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主要分布在榆林,并且分析了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董颖赵健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EDTA与柠檬酸复配淋洗对土壤中重金属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柠檬酸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洗去除效果明显。以某电镀厂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复配淋洗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在25℃,p H=3.0,振荡淋洗时间为12 h,液固比为20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批量振荡淋洗试验,对比了不同浓度的EDTA和柠檬酸各自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将最佳浓度的EDTA和柠檬酸按照一定的体积比进行复配,探究其最佳复配比例,分析了在最佳洗涤条件下重金属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1 mol/L的EDTA与0.3 mol/L的柠檬酸按1:3的体积比复配而成的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整体去除效果最好,且优于单一淋洗剂的去除效果,对Cu、Cr、Ni、Zn、Pb的去除率分别为79.1%、53.8%、53.9%、82.6%、78.7%。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复配淋洗对各形态的重金属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重金属全量去除贡献最大的为残渣态,并得出了淋洗后各形态的分布比例,为进行土壤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张亚宁徐明董颖艾尚友吴喜军
关键词:重金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